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法的转变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朱丕绍
[导读] 高中生物学科是高中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朱丕绍
        云南省西畴县第一中学 云南省西畴县 663500
        摘要:高中生物学科是高中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日制高中学生必须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而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吸收教材内容,实现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这是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不断进行思考的问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从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出发,基于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的生物教学活动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
        关键字: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积极举措
        引言:近年来,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我国教学活动的发展上了一层台阶。新课程的改革也带来了一些新型的教育理念,而这些新型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学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为例,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要注重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革新生物教学理念、转变生物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下,笔者从我国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转变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构建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促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传统生物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生物教学理念落后
        在我国传统的生物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的生物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教师一心以提高学生的生物教学成绩为教学目标,错误理解了生物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来传授学生有关生物学习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并没有将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生物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无论是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生物教学计划的设计,其都违背了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
        2、生物教学方式落后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活动中,因为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入影响,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生物教学方式十分落后。在课堂上,其依据生物教材照本宣科,缺乏对生物教材理解性的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没有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生物教学课堂的气氛变得凝滞,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3、生物教学课程结构不合理
        生物教学活动一项重要的特征是其实验性,但在我国传统的生物教学活动中,学生考试不包含这项内容。所以教师并不注重对生物实验活动的设计。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更多的是传授生物理论性的知识。

这样使得学生变成学习的书呆子,并且没有将这些生物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检验,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的去探究相关的学习内容,不能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学生对生物教材的理解。
        二、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积极举措
        1、革新生物教学理念
        首先要想促进生物教学活动的有序发展,那么高中的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须要从思想上进行革故鼎新。生物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生物这门学科设置的初衷并不只是要让学生学习一些生物理论知识,并且将其答到试卷上获取高分生物成绩。这样的学习是没有灵魂,没有意义的,对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获得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生物这门学科设置的意义在于,通过生物知识和生物实践活动的发展,构建学生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发现生物学科的魅力,从而参与到生物实践活动中,并且在生物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促进生物活动的健康发展;其次,生物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生物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学生放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设计生物教学计划、开展生物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来进行。
        2、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职责,构建有效的生物教学课堂
        在生物教学课堂上,生物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首先在生物教学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自身的老师形象,在课堂上增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设计一些教学游戏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得生物教学的课堂变得开放包容;其次,在生物课堂上,生物教育工作者也要及时的结合当前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到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神经调节》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师要利用我国当前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去营造与神经调节的相关场景,在场景中加强学生对生物理论知识及生物实验过程的了解,提升学习生物学习的效率。
        3、合理设置生物教学课程
        最后,生物教育工作者要对生物的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其要看到生物实践活动发展的意义。合理划分生物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对一些重点的生物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升自我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结束语:以上是本人对新课程改革标准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方法转变的看法。教学方法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直接的关键作用,所以要想构建有效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物教育工作者要从转变教学方式入手。
        参考文献:
        [1]李桂双,袁刚.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下半月),2011(7):28-29.?
        [2]次仁玉珍.浅谈新课改下怎样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西藏科技,2011(1):19-20.
        [3]王文伟.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尝试[J].学苑教育,2012(2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