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 优化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王迎春
[导读]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现在有很多数学课堂,追求生动的形式和表面上的幻想。
        王迎春
        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14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现在有很多数学课堂,追求生动的形式和表面上的幻想。教师没有把握数学学习的本质,教材处理没有到位,错过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好机会。那么如何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和提升的平台呢?
        一、找准生长点,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
        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他们会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新知识,重构知识网络。在教学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的有效分析,并以此作为新知识教学的生长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容理解并掌握新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顺利迁移。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是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之后学的。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已经接触到了“变换”的数学思想。通过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部、高度、长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度剖分,然后沿底部向另一边展平,从而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矩形,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底部高度”。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变换”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当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矩形来求面积。那么,你能不能把这个三角形转换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以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能够主动地把三角形进行剪、拼等活动,把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此可见,学生已有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经验,能够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建构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二、探究教学着力点,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着力点”也可以看成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必须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教学的着力点,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
        1、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悟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在动手、思维过程中体验、探索、发现、创新。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课前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并找来适量的沙子,上课时我启发学生动手操作,怎样才能把圆锥体积计算方法推导出来。
(1)先把准备好的圆锥体和圆柱体拿出来,检查是否等底等高;
(2)然后把沙子倒进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看看倒几次刚好装满;
(3)根据这种情况能否推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对此实验个个兴趣盎然,认真操作,生动有趣。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很快发现了把圆柱体内的沙子倒了3次刚好装满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内。且发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三分之一。于是学生很自然地推出:圆锥的体积=1/3×圆柱体积,即V锥=1/3sh。通过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还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2、质疑问难,在探究中发展思维。
        教师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 是创造性思维的初步呈现,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探求知识,获得知识。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中讲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时,我让学生去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一番思考后,有学生问:为什么要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0”为什么要除外?“相同的数”指哪些数?这些问题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答,最后达成一致认识。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思维能力。
        3、展示知识形成,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展示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的发生、发展、形成的生动展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概念。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给同学们展示半杯水,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们发现,当石头被放入水中时,水位上升了。
        接着教师再拿出满满一杯水,说:如果把这块石头放入这杯水中,会出现什么情况?(不等老师把石头放进去,坐在第一排的学生立刻躲开了。)老师笑着问: 你为什么要逃跑?水会溢出来的,我怕洒到自己身上。教师继续追问:水为什么会溢出来?
        生:因为石头放入水中,占了一定的空间。教师:什么还占一定的空间?
        生:我自己、桌子、椅子,甚至一根头发…… 教师:看来,任何物体都会占一定的空间。
        教师:我小时候喜欢穿爸爸妈妈的鞋,你做过这样的事情吗?你能穿爸妈的鞋子走路吗?(学生: 很难走路)为什么很难走路?
        生:爸爸妈妈的鞋空间太大,我的脚占不了这么大的空间。教师:那么爸爸能穿你的鞋吗?为什么?生:爸爸的脚占的空间大。
        教师出示一双两岁儿童的鞋:这双鞋同学们谁能穿上,老师就把它送给谁?(学生笑)为什么穿不上?
        我们发现物体不仅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占据了大量的空间。让我们把物体占据的空间的大小称为物体的体积。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利用形象生动的例子,不断深化学生的认识,达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目的。
        二、深化教学发展点,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思维的加入就不是一节好的数学课,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有思想内容的教学。这种教学,可以不断促进学生思维的梯度,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思想。
        如:六年级上册,解决分数问题中有这样的一题:“甲乙两城相距300千米。一辆车从甲市出发到乙市,开了四个小时的车,完成了整个旅程。照这个速度,汽车到乙市要多少小时?
        这个问题不仅包括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基本关系,还讨论了分数问题中单位“1”与对应量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做的:从行程问题入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要求行完全程时间,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距离和速度)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距离已知是300千米,速度未知)如何计算速度?找出4小时内行驶的距离: 300× = 120千米,除以4小时得到的速度。列式为:300÷(300×÷4)
        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如果把汽车行驶的全程看做一份工作量,那汽车用4小时行了全程的  ,用  ÷4(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可以得到汽车1小时行完成全程的   (看做工作效率)。那么完成全程的工作量就应该用10小时。列式是:1÷(  ÷4)
        如果我们理解了“  ”的含义,我们就可以从分数的意义入手。在行了全程的  中, 表示什么?把总距离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部分,行驶了2部分,行了总路程的,所需总时间也应该过去了,也就是4小时,用4÷,就得到去乙市需要的时间。列式为:4÷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对比探究,让学生深入思考,选择最优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发展思维,提升智慧的平台,
        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找准教学生长点,深挖教学着力点,提升教学发展点,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巧妙地激起学生心中的疑团,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