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旋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小学 4155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升。数感的培养工作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其能够为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提供良好的铺垫作用,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更为完整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了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展现出数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群体的基本认知来创新教学手法,全方位地强化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深度提高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认识。下面,本文就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做出了简单探究,以求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感;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施方法
数感是指学生对于数学的感觉,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更是学生的学习直觉,表现为其对于数字以及数学的敏感度,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内容。如果想要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深度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凸显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开展知识教学的同时,为学生融入有关于数感的教学知识,以此来引领学生在真实体验知识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到数学课程存有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完善,为其今后的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铺垫。
一、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建模过程
数感从属于有关数学学习的直觉以及思想认识,其能够为学生后续学习成长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深度培养学生的数感往往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借助于自我感觉来体验数学知识,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在领悟的过程中收获充足的数感,引导学生成长。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建模中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法,其能够强化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了解,先从知识的表象入手,而后逐级深入,形成完整的数感。许多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经历的体验,因此往往无法自主地参与到数学建模的活动之中,进而影响到数感的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面对此种情况,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更为具象化的教学感受,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感受建模的过程,切实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四则运算”的知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乏味感,让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感受到相应的数感,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有效地深化学生成长。“小华购买了一个用于存储自己的零花钱的存钱罐,在存钱罐里边一共有7个一元硬币,3张5元纸币以及1张10元纸币,小华如果想要买一只价格为10元的钢笔,一共都有哪些安排方法?”此种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来讲极为熟悉,在进行具体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将会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精力,用以构建完全不同的数学模型,最终获得多种解题方法,可以是5个一元硬币以及1张五元纸币;又可以是2张五元纸币;亦或者一张10元纸币,在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引导之下,学生将会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形成更为完整的认识,进而形成更为完整的数感。
二、引导学生应用生活数学知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尚不完全,自身也缺乏相应的学习经历以及学习经验,这就导致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感方面需要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与此同时,小学生还拥有极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并且经历了大量有关于数学的生活知识。面对此种情况,教师有必要正确应用生活化知识,正所谓数学来源于生活之中,最终也必然会被应用于生活之中。深度应用生活化知识将会显著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生的魅力所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针对于学生具有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生活之中的数学原型,选取学生记忆深刻的生活化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鸡兔同笼”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分析题目之中的数量关系,深度强化学生的数感,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应用生活语言来对问题进行描述,诸如:小红暑假要回老家探亲,看到爷爷分别养了两种动物,分别是鸡和兔子。如果只是数头的话,那么一共有16个,如果只是数脚的话,共有44个,请大家猜一猜爷爷分别养了多少只鸡和兔子。将原有的叙述性知识内容转变为探究性知识内容,将原有的枯燥问题转变为学生常见的生活化问题,如此一来必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化意识,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形成,为其今后学习成长提供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学习
就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讲,儿童思维的主要记忆手段通常是动作记忆,如果思维活动没有相应的动作经验作为支撑,那么此类知识要素往往难以被学生深刻地记忆在脑海之中,无益于学生的深度记忆。实践操作能够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相应的动作经验,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更为敏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数字知识的理性认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实践操作的学习方法更为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来形成良好的数感。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梯形面积”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行带领学生复习三角形的面积推导以及其公式,而后鼓励学生利用剪刀以及硬纸板来自行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借助于割补等方式来对图形面积形成更为深刻地理解,深度强化学生的辨识能力以及自主操作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数学课堂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平台,只有不断地强化学生的数感能力才能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推进作用。数感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其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充足的时间以及精力进行深度实践方可,当学生的数感培养工作完成之后,那么学生的数学思想以及其逻辑思维能力必然会有效成长,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将会更为深入。
参考文献:
[1]刘德臣. 中小学数学课程中数与运算内容的发展主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刘疏影. 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分数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3]李屏.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