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
广东省中山市浪网中学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 毕进杰.体育课程概念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秉承“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始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体育的释义和体育课程理念,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最显著的特质有活动性特质、体验性特质、综合性特质[ 李勇.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性质的重新认识[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2.]。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起到了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其学科特质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大有裨益。在当今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受过多年教育的人也只是接收知识的机器,缺乏综合素养和健全人格,这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都存在一定隐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素养进行培育,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素养可以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服务,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论述如何基于体育学科特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体育学科特质的阐述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 体育学科 体育素养 体育教育
作为体育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必须对当代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加以重视,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体育教育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育,注重学生的体育人格和情怀的培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体育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运动与学习健康生活,实现自我发展与适应社会,同时又提升了自我素养。
一、当代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习近平主席倡导“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本质,并指出当代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和责任。国家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现,其设计和研究上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具体培养目标与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它遵循着教育基本理论、公民素养模型、学科核心素养模型、新课程标准等思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可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人民日报.2016年9月14日]。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理念不谋而合,在体育课程性质、价值、基本理念中都很好的反应了这些素质教育理念。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体育学科特质的呈现来构建学生核心素质的培育。
全方位提升人的素质是当代教育的根本,但缺乏具体可实施的方式。对比“素质”的内涵,“素养”[ www.baike.baidu.com/]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处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终身学习、适应社会的重要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培育学生践行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习惯,情感与品格。体育学科作为一门有特质的学科,其学科特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身心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也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促进思想自由、思维灵动、身心健康、独立自主、并肩负社会责任感。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基于体育学科特质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切合体育的活动性,培育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
体育学科的活动性是学生通过身体活动,身心相结合,来学习该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初中的体育课中练习密度不能低于50%,课堂中要有一定的素质练习项目,体育课需要承受一定的体育运动密度和强度[ 戴柳英.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实现身体健康的目标[J].新课程(小学版), 2007.
]。这是其它学科体现不了的特质,身体素质练习也是每一节体育课程设计中所特有的。在学习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演示图解法、游戏比赛法以及现代多媒体开具开发利用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自己在活动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构建学生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在体育活动中汲取知识与技能,在传授中体现形象、示范、创新思维能力的思维素养。
(二)挖掘体育的体验性,培育学生体育情怀与体育人格
体育的体验性可分为身体体验型和心理体验型。在目标引领内容的初中体育课堂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学习领域归属于身体体验型,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体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归属于心理体验型,以感知觉为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体育情怀和体育人格有效培育。从体育史中可以发掘体育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以磨灭。生存到生活,从武力到娱乐,从个人到集体性,体育人格与情怀在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在教学活动中开展趣味性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育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乐于体育,乐于健身;在教学活动中学习一些高难度技术动作时,可以不断的去鼓励学生挑战,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和集体类项目时,注重学生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观看体育比赛和体育赛事中培养学生的荣辱观、正确的看待得与失。另外,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心展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来开展学生的体育情怀和体育人格的培育工作。构建学生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培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用竞赛法教学时,同时体现了公平、正义、法治、诚信、友善等在内的人文素养。
(三)深化体育的综合性,培育学生专业素养的终身体育意识[ 马晓燕.健康教育导向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
在体育学科中竞争性与文化性、科学性与技术性、功利性与产业性相互交织在一起。体育学科与多个学科交织在一起。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素养是体育学科最重要的功能一。通过对体育明星人物、体育赛事、体育现象和体育发展史等基础知识的分析,学生能结合实际客观分析体育问题,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角度冷静观察体育行为,对学生现有认识不断反思和深化,为学生感知世界提供丰富养分。例如:在现实教学中比赛输赢的问题分析时,来引发学生思考应如何面对比赛输赢?有效结合核心素养为解决这些问题出谋划策;观看欧冠、NBA赛事等等,从而正确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又塑造学生情感、价值观、心态,为学生的人格健全打下基础。构建人文底蕴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体育明星在体育领域内取得成功的特质,会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是有坚强毅力、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呈现,也体现了体育学科在科学精神上的追求与科学精神的延伸。
三、健康意识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提高学生体育学科的专业素养。体育素养,是指一个人应以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情感、理性认识自身健康和参与终身锻炼的体育健康行为。重点在于以往的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缺少对学生体育健康知识和体育健康行为的指导。目前国家把“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当代学生能够运用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来锻炼自己,并让其伴随一生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显著问题。而要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体育健康知识和体育健康行为,一是要随时随地的传授体育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例如:在跑步过程上学生不小心崴脚了,体育老师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跑步、篮球等体育活动中崴脚的处理方式及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崴脚问题的出现等。跟根据中学生的知识特点,从生物、力学、人体结构来分析与讲解,以此来促进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良好培育,培育学生现代社会所需的体育素养。学生健康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运用体育学科特质可以有效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发扬体育学科特质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号召,如何在当今体育课堂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还需运用良好的教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和必要运行制度。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基于体育学科特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希望能更好促进当前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体育学科特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中学生未来学习和适应社会,做一名切合时代发展的优质公民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毕进杰. 体育课程概念辨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2] 李勇.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性质的重新认识[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2.
[3] 人民日报.2016年9月14日.
[4] www.baike.baidu.com .
[5] 戴柳英.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实现身体健康的目标[J].新课程(小学版), 2007.
[6] 马晓燕.健康教育导向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
[7]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
[8] 沈宝松.彰显历史学科特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
[9]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 张敏新.简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参透[J]. 现代农业, 2015.
[11] 冯东辉.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途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2] 王琦.北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1.
[13] 单玉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4] 徐大从,苏阳,单迎春.体育课中健康行动的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5] 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