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赵宏石
[导读]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在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
        赵宏石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在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特征,分析“数形结合”思想的含义与应用范围,列举“数形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提高教学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低段数学;教学应用;教学方法

        引言: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价抽象、枯燥,具有相当难度的学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好奇心强烈,注意力比较分散,自控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字运算能力都很差。“数形结合”是一种将抽象的数字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图形问题的思想,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小学数学的低段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特征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是小学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主要依靠对生活事物的观察,迈向科学、系统的学习的过渡阶段[1]。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学习中的心理特征,教师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展开形式、教学成果的考察方式上,要注意贴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避免主观臆断。要不断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让学生爱上学校爱上数学,降低知识传输的枯燥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数形结合”概述
        新课程改革标准实施后,数学思想的学习被明确列入小学数学的基本学习内容[2]。“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学问题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图形来理解抽象的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学生思维方式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需要。“数形结合”既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一种数学方法,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载体[3]。
(二)“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数形结合”目前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实践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教师已经能够有意识的在学生认识数字、了解数学关系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但是,目前教师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效果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教师的课前准备中,教师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知心理掌握不够充分,对“数形结合”的信息加工过程理解的比较简单,对“以数解形”、“以形助数”的教学理念的认知不够透彻。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学的知识储备不够充分,无法在教学准备阶段与学生换位思考,导致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影响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段数学中的应用效果;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很多教师仍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以教师为教学的单一主体,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设计存在“想当然”和“人云亦云”,未能良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后,很多教师仍然以卷面考试为单一的教学成果衡量手段。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考察方式的适应性很差,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学习成果不能通过这种形式全部体现。
三、“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方法策略
(一)“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前准备中的有效运用
        课前准备阶段是一堂课的基础,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有助于教师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设计出更好地教学方案,更好的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升教学的课堂效率。教师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理论准备和教学准备。
1、理论准备
        理论准备是一项比较长期的准备工作,要求教师从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开始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且将这种学习习惯贯穿教育生涯的始终[4]。“数形结合”的理论准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理论,关注学术界对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研究发展,加强对数学的“数”与“形”的理解,加深对数学的概括性、抽象性的掌握,探索对数学的形象化、具体化的方法;第二,掌握应用心理学知识,了解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的学习心理。

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很难长时间在课堂中保持安静,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是普遍缺乏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对心理学知识的积累;第三,掌握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低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更加注重形象感知与触觉感知,这与成年人的认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重视这种差异,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去进行课程设计。
2、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具体准备,教师在每一次上课之前都要进行教学准备,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准备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了解教学大纲与教材中对于“数形结合”知识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改革标准对于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例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要求,学生在掌握长度单位的同时,要能清楚的认识度量工具尤其是刻度尺,教师要在教学准备中对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深入理解;第二,了解教材中对于“数形结合”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对知识的传输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注重了解“数形结合”的历史演进,选用适合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的呈现方式,将教材中出现的图形充分的应用在教学过程的所有阶段,增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第三,了解当下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案,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提醒学生与家长进行相关的工具准备,帮助学生在日生活中对“数形结合”知识进行观察。
(二)“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课堂教学阶段是一堂课的关键,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当中,提高学生的时间利用效率,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
1、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将抽象数学性质、数学概念、数学运算的知识用丰富的图形教学方法直观的表现出来。这其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要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形状、大小、周长等几何特征,充分的表现数学知识。例如,让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利用画圆形的方式回答“你家里有几口人?”“你今年几岁了”这样的数字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字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数几何图形的数量的方式,记住不同数字对应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对于阿拉伯数字的理解与记忆,避免学生由于死记硬背造成认知错误,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第二,教师要注重灵活使用情境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小学一年级学生等式关系的教学当中,可以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小动物,小工具,小零食,让学生将同样个数的物品连接起来,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初步的数量相等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字的印象。
2、教学主体
        教师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和感受,始终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标准,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模式,将“数”与“形”更好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容易、更准确、更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运算能力。第一,教师要意识到,“数形结合”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认知习惯和认知心理,教师要适当的利用这种习惯和心理,鼓励学生在教材中进行符号标记,将教材中的文字表述用几何图形方式表达出来,注重学生的画图能力,在学生无意识的图形表达中整理出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生俱来的能力。第二,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去,深入的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最近阶段的学习发展变化,熟练使用学生中间的“热词”,了解学生中发生的新鲜事物,在教学中用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图形对数学知识进行表达。
(三)“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成果考评中有效运用
        课后考察是检验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把握好课后考察的时间节点,设计好课后考察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利用学生的记忆周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课后考察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从而在日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有针对性的对教学方式与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低段数学中应用“数形结合”,要重视完善课前准备、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成果考评的成效。从本文的分析可知,“数形结合”的应用有助于低年级小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数学知识,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有利于教师更加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而,我们要多方式的将“数形结合”应用到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友莲.“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86-87.
[2]徐玲玲.善用“数形结合”,培养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11):67-68.
[3]郑春明.浅谈“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7(12):56-57.
[4]王晓英.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形结合”模式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