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汤柠
[导读] 新课改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授课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特点,设计出有趣的动手内容,吸引学生。
        汤柠
        湖南省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415500
        摘要:新课改下,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授课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特点,设计出有趣的动手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多动手,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更愿意参与各种美术教学活动,使之综合能力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动手能力
        目前,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有趣的方法,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同时学生也愿意去动手实践,使之综合能力提升。在动手的过程中,将美术知识很好地运用其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观念,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思想与方法的落后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虽然有了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但是因为教师的思想陈旧,所以在授课的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应用。总是觉得学生应该这样学,所以根据这个想法去设计授课方案,并没有顾及其真实意愿。授课时,总是局限在课本内容中,简单地讲解,然后布置一些美术作业或者手工,没有新意,使学生有一种枯燥的感觉。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美术知识应用其中,而且过于敷衍,没有办法提升其动手能力。
        (二)对小学美术的不重视
        以往的教学中,对小学美术并不重视,觉得没有什么用,偏重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在实际教学中,美术课经常会被占用,小学生也觉得很无奈,所以慢慢燃尽了兴趣。教师也觉得反正美术在考试中也没有分量,所以在授课的时候,也只是讲授一些主要的内容,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在课堂中,小学生思想跑毛,教师也放任不管,所以授课质量不佳。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办法
        (一)开展手工制作课
        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知道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之外,还可以开设手工制作课。手工是最能让学生动起手的,而且在制作的时候也会使之产生创新,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作品。给不同形式的手工赋予使命,代替学生向家长或同学表达喜爱、感谢之情,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进行制作。多样的内容,使学生燃起浓浓的热情,愿意参与其中,通过可爱的小手进行制作,像裁剪与粘贴,还有折纸等,提升了动手能力。例如,一年级的《鲜花送老师》这一课,可以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授课时,先告诉学生教师节的来历,思考为什么要送花,从中加入一些感恩教育。让学生想想花的特点,有花瓣、花茎,还有叶子,但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呢?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去制作了,那么引导其将彩纸裁剪出不同形状的花瓣,根据自身的想象,用胶棒进行粘贴组合。教师不要对制作内容提出固定的要求,简单讲述大致步骤即可,让学生去发挥想象。在自由的空间下,有的学生会在制作时主动粘上花心,或者设计出别致的造型,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最后,将这些花送给喜欢的教师,并表达出感谢之情。还可以在植树节的时候,制作一些树的手工,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里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手工,比如过年的时候,可以用红色的纸剪出窗花等,提升其动手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
        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具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思想,所以,以往死板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情况了。这是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走进一个新的空间,将美术与生活结合起来,愿意去动手实践。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会感受到美,逐渐从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之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例如在《对印的花纹》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学生领入进一个有趣的情境,在物品紧贴镜子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图像,鼓励其说说还有什么东西是对称的。使课堂变得热闹起来,然后让学生动起小手,用颜料与调色盘等,先画出自身喜欢的任何图案,再用印的办法去制作出对称的作品。学生会觉得印起来又方便又好玩,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一个任务后,会主动再去进行创作的,提升了教学质量。画的时候如果颜色混在一起显得脏乱时,可以鼓励学生重新画一个,在实践中掌握了技巧,制作出成功的作品,使之动手能力逐渐提升。
        (三)改进绘画教学
        美术教学中,绘画占据了很大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绘画教学进行改进,给动手提供更多的机会。绘画的时候,应传授给小学生技巧,从简单的内容开始,避免打击其心灵。运用彩色铅笔、蜡笔等用具,根据课堂内容去涂色或者临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繁忙的交通》时,让学生想想生活中的现象:马路、汽车、还有周围的楼房等,然后用笔画出来。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运用喜爱的颜色,可以画出对未来交通的想象,大胆地去画,提升了综合能力。
        (四)在兴趣中提升动手能力
        现在,科技发展下,更多的教学设备进入了课堂中。这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多彩,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进行动手操作。看到美丽的景象,心中很是喜爱,课堂气氛也比较轻松,这时学生的状态特别好,兴趣十足。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将生活与实践结合到一起,从中找到了乐趣,自愿地去动手操作,使之综合能力提升。在学习《太空里的植物》时,用多媒体设备将生活与太空中花朵的不同展现出来。学生看到花朵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了,马上就提起了兴趣,顺势进行绘画,将自身的想法都画出来。学生会很积极地用各种颜色与图案进行自由绘画,在不断地练习中,提升了动手能力。
        结束语:
        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各种认知都在形成中,所以需要正确的引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观念,开始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设计新的授课方案。通过手工制作、多媒体还有情境等方法,使课堂变得有趣,让小学生耳目一新,爱上美术,学习了知识,提升了教学质量。在课堂中,学生愿意跟着教学的节奏,动手参与其中,提升了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研究[J].曹玮.美术教育研究.2017(18)
        [2]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马丽.中华少年.20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