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宋丽莉
[导读] 在小学学习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宋丽莉
         莆田市荔城区西洪小学
         摘要:在小学学习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记得曾经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延伸意就是对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选择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有很好的促进与提高。如果选择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不相匹配,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导致其阅读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会阻碍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选对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你的思绪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到最多的信息。
         关键词:语文,理解,方法
         当今主流教育主要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应该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不应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应更加重视文字所带来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子在阅读理解中能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情感思维和情感活动,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文字所带来的热趣。所以,我们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文章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文章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感悟。依据这些教育理念,教师采用何种阅读教学方法与学生获得怎样的学习效果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每一种阅读教学方法都应是教师根据教材和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深思熟虑而确定的。
         一、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读、思、议、导"结合
         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现成的已有教材,这种情况使学生的阅读量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导致学生的视野放不开,思维也被局限住。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养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教学。此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先把课文"读一读",在这一环节中尽力让学生发现文章中的问题,能够整体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一个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想一想"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议一议",不仅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还要讨论对文章中哪些问题或哪个句段、人物、环节感兴趣,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师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使学生不仅能主动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还能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思路,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会感觉轻松许多。以前那种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需要5课时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1课时学生就能轻松驾驭。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到自身的阅读积累不足,因此,他们的阅读内容就会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他们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得阅读知识,汲取丰富的阅读营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范围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教材拓展到图书角、学校阅览室以及图书馆、书店乃至网上阅读等等。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多读、多看、多想。
         例如,在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童话故事之后,同学们主动找来许多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大灰狼》、《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许多童话故事和故事集纷纷在同学们中传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二)、"读、写"结合法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这里说的写,并不是说写写生字、写写课文,而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并把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二、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做法
         (一)、巧用现代科技,唤醒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如果但从语文教材的外在展示来看,不可否认:其教材文字居多,图片过少。这对于内心活泼,思维跳跃的小学生而言略显枯燥,而如何有效规避这些弊端也成了摆在众多语文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倘若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情感,这对于学生的语文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开展的就是—学习情感的培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引入校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无论是新媒体或者旧媒体,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具备一个重要的特质,那就是能够赋予知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这是特别难得的。因为学生对于奇妙的声音、有趣的图画和影像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巧妙将这些媒体工具与实际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对于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会采用制作课件,播放视频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随着教学日程的发展,学生对于这种方式有了明显的抵触情绪,所以,这也就给每个语文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意在提醒教育者应当适当转变思路,改变教学方式。
         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几种新媒体技术,主要以公众号为主。语文教师可以将课文、知识点以及问答题等等制作成公众号文章,利用各种微信编辑器来对文字进行排版,还可以在文字排版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多样化的文字排列和字体设计,加上一些图片以及影像,这对于学生而言,又是一种新鲜的刺激,很容易就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利用朗诵的形式,用朗诵的方式将学生情感激发出来
         朗诵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体会课文所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方式。其应用效果是将作者的情感融合于朗诵之中,该高亢就高亢,该低沉就低沉,将文本中所掩藏的情感说出来,从而让学生充分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最终达到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
         情感是滋生灵感,塑造艺术瑰宝的重要原材料。语文教材中的各种课文都是作者带着饱满的情感,利用笔墨神功所塑造的不朽篇章。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王维以铿锵押韵的笔法,将堵在异乡的落寞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在教学这首故事的时候,最应当培养的就是那融于血液,温暖润心的思乡之情。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来创设这样的场景:如果你是王维,你身处异乡,当你登上山峰向远处眺望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当你朗读的时候,你要带着怎样的情感去进行朗读呢?不断的提问,不断的启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读出那种身处异乡的孤寂之情,从而更好地体会走着所传达的讯息,在强化学生亲情认知的同时,也能提高本课的教学效率。
         结语:教师能够立足实际教学内容,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因子,深度挖掘知识点中的情感价值,有效启发学生的心智,完善学生的情感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其综合发展。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身教学职责,结合语文实际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计划性地组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将学生培育成综合实力过关的英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