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四光
湖北省孝昌县实验小学
寓言这种文体外显的是故事,内隐的是道理,旨在让学生读通故事,感受内容,夯实基础。并能读懂故事,讲好故事,领悟寓意。更重要的是读透故事,勾连生活,深化寓意。中段寓言主要集中在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故事”单元,这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
《鹿角和鹿腿》是本单元里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时,难看的鹿腿帮助它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它险些丧命。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这篇课文层次清晰,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寓意深刻。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谈话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并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为了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觉做得比较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关键词,讲故事内容
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载体,完成基础知识教学要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词,感受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采用“抓住关键视点”的策略,可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这种策略不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是在整体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找到课文的一个关键视点,也就是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此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我有特别深刻的体会,开课伊始,我联系《伊索寓言》整本书的推荐,用故事图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内容,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还出示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先后指名两位同学来复述内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读语气词,品心情变化。
寓言这种文体外显的是故事,内隐的是道理,要想真正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必须反复读故事、讲故事。当故事读熟了之后,道理就有可能浮现出来。这时候的领悟才可能是走心的。在教学时,我可以抓住关键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鲜明的艺术形象,紧扣重点段,走进人物内心。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我引导学生朗读小鹿的四句自言自语,尤其对语气词“咦”“啊”“唉”的朗读为支点,让学生反复阅读,反复体会,让学生通过语气词的朗读去揣摩小鹿的内心世界,体会它的“惊讶”“得意”“失望”等情绪,从而拉近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验了角色的心情变化。最后,当虎口逃生的小鹿来到小溪边看到自己的倒影,它有会有怎样的体会呢?鹿对自己“角”和“腿”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顺势让孩子们找到“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并体会小鹿此刻的心情。在这个环节中,为了拓展和运用前面学到的方法,我让学生试着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一个语气词。联系到鹿此刻的心情,孩子们想到了“哦”“啊”“哎”等语气词,此时,我顺势补充和引导,用上了语气词“哎”,接着让学生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着读着,孩子们就能体会小鹿此时的“后悔”与“羞愧”,导致它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我还设计了一个采访小鹿的环节,旨在让同学们走近小鹿,感受它的心声。最后,我设置情景,与学生配合朗读小鹿的四句自言自语,深刻体会了小鹿的内心起伏变化。
整节课,我主要以朗读贯穿教学,让孩子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感悟和明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明故事寓意。
寓言深刻的寓意就隐藏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寓意的附着点,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深化对寓意的理解。这篇文章的难点是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寓意,我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鹿的思想在悄然发生转变。多次朗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些朗读训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为下文体会鹿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为了突破难点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劫后重生的小鹿来到小溪边,看到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它的内心感受又如何呢?请你走近小鹿,感受它的心声。此时此刻,小鹿会对它的角和腿说什么呢?你又会对小鹿说点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他们的发言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能比较鹿的角和腿的优点和缺点,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觉得时机成熟,于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让学生明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的的想法和行为顺应这样的变化,启发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不断变化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我回到了整本书的推荐阅读,让学生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还从整本书的阅读进而延伸到同类型读本的阅读上去,旨在教会学生触类旁通,学会举一反三。
总之,这堂直播课,有很多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之处:
(一)网络直播课,师生、生生互动还不充分。
(二)学生们参与阅读的面不广,讲故事训练的梯度太大。
(三)由于直播课有时间限制,课堂训练时间还有点少。
这是我对这堂直播课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