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2期   作者:李征
[导读] 最近几年,从国家对于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请少年的劳动教育越发重视。教育行业乃至社会各界都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更加认可。
        李征
        珠海市梅华中学
        摘要:怎样在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有效的实现劳动教育,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极研究在初一学生当中如何有效实行劳动教育以便让学生拥有感恩的心以及责任心等优秀品德,从而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生;劳动教育;策略
        前言:最近几年,从国家对于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请少年的劳动教育越发重视。教育行业乃至社会各界都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更加认可。在现如今良好的环境里,学校方面要积极发挥教育智慧,加强青少年的劳动素养,促进青少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
        一.初中生劳动教育现状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课余时间能够承担家务劳动的学生占比只有三成,而且参与的劳动也仅仅是整理书桌这一类的简单劳动,这样简单的劳动任务与初中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出入。通过对初中生在学校期间的表现进行观察,不难发现学生有这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比如,不会整理个人物品,无法保证周边的卫生情况,逃避劳动,逃避值日等行为。所以有了这样的调查数据也是在意料之内。但是,通过和初中生交流调查后发现,多数的初一年级的学生是拥有热爱劳动这一类的正确认知。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认知和行为相统一便成为了教育关注的重点。
        二.有效策略
        (一)情感引导策略
        好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基础,只有真正激活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才能够让劳动观念进入到学生的心中,从而使学生对于劳动不再排斥,久而久之才能养成主动劳动的优秀品质。
        以情感作为连接认知和行为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将热爱劳动的理念植入到学生的心中。初一年级的学生正是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是一个人从儿童时代进入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正是建立人格的时期,他们一方面仍旧需要家长的照顾,而另一方面又希望可以向家长证明自己已经可以承担一些责任不再是小孩子,如此一来,这个阶段的学生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矛盾心理进行引导教育。比如利用亲子感情作为联系,将承担家庭劳动的责任意识一点点的灌输给学生,并一步步将学生的认知和自己的行动统一联系起来。
        (二)提升感受力策略
        利用情感作为活动回顾的深入点进行突破,回顾劳动收获,在回顾的过程中提升对情感的感受力。对爱感受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日后生活有这深远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否有着强烈的幸福感,而劳动教育的相关活动正是培养这类能力的活动之一。

比如,在学生做清理房间这类家务的过程里,学生会发现看似简单的劳动也没那么容易,从而想到家长对于自己的爱。
        以情感为评判的尺子来衡量劳动的过程。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热爱劳动,保持劳动的热情。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劳动质量,但是比起单一的制定劳动结果考核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以情感和爱来作为衡量劳动成果的尺子更加的有教育意义。
        (三)创新推进策略
        和过去的学生相比,现在的青少年更加喜欢参与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或劳动,越发的抵触机械重复类型的劳动。其实,劳动的形式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坚实力量,所以在劳动教育中也要保证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被磨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学生创造性的勇气。
        (四)家庭学校共同教育策略
        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常也会遇到磨难和坎坷,而由劳动教育中锻炼出来的应变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这种时候就格外关键。但是,在家庭教育里有些家长对于劳动的意义认识不足,单纯的人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完成学业,其余的一概不重要。对于学校布置的劳动任务也是应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校要先对家长的观念进行教育,鼓励家长和学校一同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
        结语:通过多方的不断努力,我们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了劳动教育当中来,但是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果如何?又对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上升,学生的参加劳动的意愿也又大幅度的提高,可还是有将近一半学生没能每天获得劳动的机会,由此可见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的养成非一日之功。
        除此之外,在调查结果中发现,经过劳动教育以后,认为自己擅长做饭的学生比例反而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实际劳动之后,学生发现看似简单的做饭实则也是很繁杂的工作,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家务劳动的艰辛。回想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笔者深刻的体会到作为教育工作人员要积极寻找有效途径和方法,只有寻找到符合时代及学生特点的劳动机会,才能通过教育方法将埋在学生心中热爱劳动的种子唤醒。
        参考文献:
        [1]许杨.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林凌.学校情境中的劳动:为何与何为?——凯兴斯泰纳及其《劳作学校要义》的贡献[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8(01):98-106.
        [3]吴亚美.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吴亚美,郭莎莎.石家庄市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