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平
安徽省定远县岱山学校 233247
摘要:如今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全面推行。根据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情况来分析,发现大部分都是思维活跃、独立探索、想象丰富的,并且也不断学习各种新技能和新知识,促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数学教师更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工作呢?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一下吧。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析能力
初中阶段开展数学课堂,其中一个教学目的就是来激发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大脑来加强理论知识以及动态图像之间的联系,能够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理论体系,帮助自己更好的建设思维导图,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原则
从本质上来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此教师需要最大化地凸显出其主动性和分析性等特点,为保证其主体地位不受影响而不断努力。根据新课标内容指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基础能力为前提,那么数学教师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和情境,尽可能地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通常来说,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必须要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开展工作。
(二)普遍原则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面对全体学生,对此一定要体现出教育普遍性的特点。根据相关心理研究发现,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分析能力。那么教师在培养学生分析潜能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深入去了解、发现及发展学生的分析潜能。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性。对此,我们需要为学生创建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便于迎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渗透原则
渗透原则是指在初中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不会直接给予提示和指导,而是利用一系列情境启迪等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和提示,进而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其分析力和思维力。通常来说,数学知识、教学方式、学习思维等则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那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若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力,那么必须要借助于一些科学的教学手段,且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运用和表达,进而达到完成教学工作的目的。所以,对于渗透原则来说教师,一定要认真组织整个课堂活动,其是提高初中教学效率的一个基本条件。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真正转变教学思想
通常来说,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基于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分析力方面营造的氛围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探究其原因,包括两大因素。
一是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所以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问题;二是个别教师在培养学生分析力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思想认知,他们通常会觉得数学教学的本质只是传授课堂知识,却忽略了学生分析力的培养。所以,若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思维观念,不但要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也需要构建起适应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唯有如此,方可在教学活动中更科学、更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进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重要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对此,若要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一定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尽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自主学习活动,督促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思考,并懂得如何有效地运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技能,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同时也能够丰富其生活阅历,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做铺垫。久而久之,在这一过程中就会形成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对教师更信任、更尊敬,而教师也会懂得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此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必然能够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意识。
(三)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曾指出:“发现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关键”。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非常关键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只有产生了疑问,方可激发自身探索求知的欲望,进而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思考的内动力。对此,教师一定要按照实际的教学内容,根据全体学生的个性化特定,认真设计课堂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掌握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教师也需要认真地思考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和生动,让学生避免出现拘束感,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许多农村学校,教师还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造成不利的课堂体验,对数学学科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尤其是农村地区,数学教师更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来积极调整和创新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开拓学生的视野。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现场查阅相关内容为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能够在导入环节有效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合理借助现在的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的优势,来向学生普及教学相关的丰富多彩的知识,让学生们得到知识层面的拓展,了解到数学相关的更多的内容。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模式,积极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趋势,带领学生去体验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这样不仅能够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优化,使得其中复杂的知识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要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同时在具体应用期间,我们一定要根据全体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认真、具体地设计课堂活动,为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潜能、实现其全面发展等奠定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兵.数学能力的培养之我见教育心理学[J].扬州教研,2019,(87).
[2]周大均.人教版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措施[J].数学研究,20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