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第一小学628012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路,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素养的策略,实以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科学素养;策略
引言
根据新修订的小学章程,小学数学是旨在促进小学科学和数学的启蒙科目。数学作为主要的科学和启蒙基础科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和整理信息,诊断问题,促进唯物主义思想的产生以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思维,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小学时,小学教师将能够充分教育小学,使科学能够使小学在小学里促进科学,这是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创新课前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思维的形成,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层面,而是需要深度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弊端,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构建更加开放的数学教学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数学课堂不再是死板的教学课堂。而从整体教学层面来说,课前教学导入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可谓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前导入,在呈现形式和内容上更为新颖。例如:“辨别方向”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时,可以运用问题启发法,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辨别方向,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紧接着提问题:假设你迷路了,你如何寻找正确的方向?通过连环递进式的提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此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预热效果,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课堂内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中国传统教育会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学生害怕犯错误,在面对问题时,就会表现的不敢发言或慎于发言,如果自己的答案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便有“自己一定是错的”的想法。
因此教学时不要规定答案,没有了束缚,学生就能用平时学到的知识,展开思维想象,回答的内容会多彩多样,体现数学课堂的灵活性和真实性。在这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思维为点进行有效的提问,拓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并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比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位公主和几个侍从因战败流落到了一个新的部落,公主请求部落酋长给她一块土地收留他们,酋长指着一块羊皮说:你可以到海边那里,我可以划给你这块羊皮的土地,可是羊皮太小了,公主发起了愁,这么多的人如何安置呢?公主会想到办法吗?怎样才能用羊皮划出大的土地面积呢?哪种方法能让公主得到最大面积的土地呀?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纷纷举手发言,这时,我再给出羊皮条的长度,让学生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通过讨论计算得出利用海岸线围成半圆的面积最大,学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组建学习小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数学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教程按照日常学习成果或座位系列和顺序将学生分组,共同学习和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交流和互动中加深科学知识。小学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数学。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
四、重视课堂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数学作为一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真正在数学学习中动手、动脑、用心,并具备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各教学知识点,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在“时、分、秒”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实物时钟为例,引入时针、分针、秒针的概念,指导学生学会从表上准确找到时针、分针、秒针,再讲解这三者在表示时间时各代表什么,它们在时钟上的运转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时钟定在6点15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知识点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关联,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小学总体上是科学的基础,是促进幼儿科学的积极催化剂。学习数学需要一个灵活的大脑,一个严谨的思考。数学原本是如此严格地适应学生的需要,以致小学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设计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科学发展起来。观察方法和仿真实验是理解小学生感知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行性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蔡坚娟.小学数学课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91-192.
[2]冯晓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517-518.
[3]张中华,刘学军.小学数学课程与科学课程的整合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7(07):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