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7月20期   作者:丛前
[导读]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知识与创新的时代,改革的大潮已经逐步涌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教育是关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改革的潮流中,必须对教育、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丛前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通辽实验中学
        摘要:21世纪,是一个充满知识与创新的时代,改革的大潮已经逐步涌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教育是关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改革的潮流中,必须对教育、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的课堂教学是关键。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局面,实现一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结合。本文就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最新要求,结合笔者所从教的经历对导学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思想政治;导学案;应用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这一学科体现的尤为明显。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即较强的时政性与现实性,如果教师脱离实际,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很难想象一堂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对笔者所执教的地区进行调查,发现一个事实:有62%的同学表示对政治学科并不感兴趣,大多数同学缺乏对时政热点的评析能力。为了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一潭死水”“一言堂”的情况,需要通过一定的平台来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水平与综合素质。
        
(一)导学案在思想政治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导学案设计形式化
        (1)导学案设计学案化、教案化
        前面已经提到,导学案并不等同于教案和学案。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导学案设计学案化、教案化的现象。尤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领域变现的更为明显,很多人将政治学科理解为缺乏趣味、机械记忆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存在着问题,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将导学案等同于教学和学案,忽略了导学案的“导学”作用,这样就很难发挥导学案的实际作用,因为“导学”的特征实际就是将学案、教案里面一些机械化的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而教师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教材,而是活灵活现的生命个体,所以一旦将导学案等同于教案、学案,就意味着导学案的使用只是形式而已。
        (2)导学案设计习题化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调查显示,发现有绝大多数学生把导学案当成练习题篇,并没有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实际作用,设计习题化的倾向非常严重。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但绝不应该是“知识习题化”。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就学生主体而言,有60%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就是没有装订成册的习题而已,36%的同学表示导学案的习题与练习册的习题存在大范围的重合现象,所以对导学案采取的态度就是应付作业。
        2.导学案设计与使用忽视师生共赢与共享
        所谓的师生共赢与共享就是师生互动,共享课堂。而部分学校、部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单纯地从教师的角度来设计,始终秉承着“我以为”“我认为”的观念,把自己的想法,自己认为的重难点强加给学生,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调查中,就笔者所从教的地区和学校来看,导学案的设计主体都是由教师承担,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


        3.导学案设计选材不当
        高中政治具有时政性、时效性的特点,所以在导学案的选材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部分导学案上的探究题选材过于陈旧,甚至都脱离了学生所熟悉的案例,没有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就导致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下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导学案的价值与意义。另外部分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套用部分学习网站或者学校资源管理库的内容,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和设计,导致导学案在使用过程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二)导学案在思想政治课的应用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导学案在高中思政课堂的应用方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凸显包括在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过程中。部分导学案之所以没有发挥良好效果的原因在于导学案的设计主体就存在问题,大多数都是教师单独完成,缺乏师师之间的协作、更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在导学案的设计环节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例如教师应该按照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与不同层次能力水平的学生沟通,简单了解一下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浅显认识,尽管不成熟,但教师可以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实际情况,进而来完成对导学案的设计。
        
        2.探究性原则
        在本文的前面笔者已经提到,导学案的设计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那么从这两个主体来看,都应该注重探究性原则的贯彻与落实。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是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来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结合时政要闻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而言,更应该注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体现出问题的价值,一般而言,环环相扣的题型更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探究,而这里面的探究包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两个方面,在自主探究环节,要注重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过难则使学生丧失了进一步探究的动力与可能性。
        3.创新性原则
        在万众创新的时代,无处不体现着创新的作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如果止步于传统的保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么很难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通过导学案这一载体,可以对思想政治课的授课形式与方法进行突破和创新,那么就要求导学案在设计与使用过程中遵循创新性的原则。关于创新性原则,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关于内容方面,需要教师结合课标与考纲的要求进行讲解,很难再创新意。但在形式方面,创新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以按照“一例到底”的方式,运用一例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进行资源整合,分解设置成不同层次的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教材的设置顺序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
        导学案的应用不是心血来潮,其优势更不是几节课就能体现出来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注意教学合一,避免角色单一;注意课堂秩序维持,避免教学环境散漫;注重统一性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吴刚平等.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海晨.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5]刘敏杰.中学导学案点评[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
[6]肖学平.导学课堂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