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嵘1 靳红樱2 冯巩3 汪洋4
西安医学院全科医学院1 西安医学院学生工作处2 西安医学院全科医学研究所3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4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 :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成为县乡村工作的重心,陕西省扶贫政策也做出“八个一批”指示。全科医学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将关系到基层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医疗救助脱贫一批”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人才储备。关注全科医学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对于保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稳定和持续发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科医学生;脱贫攻坚战;农村免费订单定向;精准扶贫
一、全科医学农村免费订单定向生与脱贫攻坚战的联系
贯彻深入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针,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扶智”、“扶志”、“扶贫”。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以全科医学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首次提出实施农村定向免费培养项目,为中西部等欠发达农村地区培养全科医生,鼓励和引导优秀人才到基层服务[1]。全科医生的队伍建设政策的相继出台,不仅是为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契机。
陕西省扶贫政策也指出了“八个一批”即产业扶持脱贫一批、就业创业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教育支持脱贫一批、兜底保障脱贫一批。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订单定向学生免费培养的招生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计划。2015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招生录取、培养培训、使用激励与约束等政策,更加系统规范了免费医学人才培养,完善医教协同下医学人才的运输机制[2]。适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为我国基层培养和输送出一批高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学毕业生,并将医学专业人才覆盖到所有贫困县,这不仅是提升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是贯彻落实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路径。所以,这就需要关注全科医学免费订单定向学生的培养,保障下沉优质医疗卫生人才,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扶贫问题——“扶智”和“扶志”。
二、关注农村订单定向学生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现有的3000多万贫困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因重病、残疾而致贫、返贫、还有超过15%以上是65岁的老人,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些人口脱贫仅靠传统的扶贫方式是很难实现,这些人群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阶段条件最差、底子最薄、难度最大的群[3]。2020年,脱贫攻坚战已经接近尾声,是最后决胜时期,也是“啃硬骨头”的阶段。
截至2019年,我院在籍全科医学专业学生979人,包括全科医学专业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学生和全科医学专业非定向学生(下称定向生/非定向生),定向生和非定向生人数分别为682人和279人,人数比为2.5:1,分别占总人数的70%和30%,其中来自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家庭)的为202人,占总人数的20.6%;定向生与非定向生中来自建档立卡家庭的人数分别为171人和31人,比例为5.5:1。定向生全部为陕西籍,农村生源,高考分数均在490分以上,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学费、住宿费标准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生活费补助标准由各省结合实际确定,原则上不低于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在医疗卫生支出中统筹落实,并按照合约规定履行合约。从数据统计来看,选择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中,建档立卡家庭占据了一定比例;学生选择农村订单定向的最大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经济负担并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庭现状。
农村大学生处于社会流动人群,并且秦惠民等发现,农村学生受到文化劣势和学业受阻双重叠加,产生了复杂位置感,既通过强调与城市大学生的文化相似性塑造,又承认与城市大学生的身份差异[4]。农村学生能获得高学业成就的原因是农村学生具备逃离农村与报答父母的动力,改变命运的激励,自身能动性等。结合农村学生特点,农村大学生既能了解目前农村结构的复杂性,又能将所学本领能很好的运用与实践当中,这对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农村学生又具有的逃离农村,改变命运的特点又使得全科定向生缺少了“甘于沉潜”的责任意识。
三、重点关注农村免费订单定向生的几个方面
1.结合时代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担当意识。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渗透人文医学教育。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艰难时刻,“啃硬骨头”的时候,着力解决的是深度贫困人口问题,深度贫困里老弱病残比重较大,这与健康扶贫和救助扶贫有着联系紧密,攻坚克难时期,有必要树立青年农村定向生的而基层医疗卫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
2.加强感恩教育,甘于沉潜。学生从农村走向城市,具有吃苦耐劳和勤奋的毅力与耐力,也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的窘境,定向生的生源地大部分县级及以下,对基层生活环境较为了解,这使得他们毕业后更容易回到农村基层工作。五年制的医学本科教育,成本高,对于家庭收入低的学生,会因为家庭经济负担而失去学医机会。教育单位应该借此机会,建立完善制度,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学生能懂得“感恩和反哺”的道理,使其甘于沉潜。
3.关注并适当倾斜定向生的资助激励政策。高校应该建立农村定向生绿色通道优先机制,及定向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档案,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农村定向生,减少与城市大学生的身份差异或者自卑心理,创造更多的机遇和平台,如减少繁琐的手续,利用假期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去基层实践,并为其做好实践保障,激发农村定向生的主动性,消除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顾虑和担心。
4.加强理论与实践教育。基层卫生事业目前存在客观条件艰苦,面对的人群特殊复杂,有一半的群众受限于知识层次较低等不可抗因素,经常性的开展对口基层活动实践,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早下沉,早实践。可以利用寒假暑假时间,与签约地做好对接提早适应环境。
5.课程设置中尽早渗透或者增加农村卫生因素等必修课程。如日本自治医科大学从1972年开始的类似项目就包括招收农村背景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加入农村卫生的因素、提供全额奖学金以及毕业后到农村服务满9年等政策要素[5]。将来可能面临的是复杂的地域结构,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水资源是否有利于群众健康,地方病的根源等问题。避免学生因理论和实际脱节导致的压力和迷茫。
参考文献:
[1]于晓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全科医学发展与展望[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797-1799
[2]高山,彭波,杨琦,罗文萍.中医学定向生服务基层意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02):83-86.
[3]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以人民为中心:脱贫攻坚中社会救助托底机制研究[J].攀登,2019,38(03):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