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强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白河农业中学 742216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高层房屋建筑拔地而起,其既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当前房屋建筑中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趋向于科技性、先进性,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就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技术工艺,为房屋建筑的顺利构建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撑,为了充分利用测量放线技术的优势作用,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对测量放线的控制要求和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控制
引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测量放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所测定的各种数据信息对后续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决定性作用。测量放线技术是在已知建筑物定位点的条件下对其他轴线交点位进行测量与标定,利用白灰做出相应的标记,以保证建筑工程各环节的施工准确性。测量放线工作贯穿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一旦发生技术控制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做好对测量放线的控制。
一、房屋建筑工程中测量放线技术的控制要求
(一)对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控制
测量放线对房屋建筑的墙柱平面、垂直度以及主体标高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墙柱平面的测量放线是极为关键的,所测量放线的效果不仅影响建筑垂直度,而且影响建筑模板施工和墙柱钢筋捆扎施工,对此就必须做好对房屋建筑墙柱平面的测量放线工作,全面了解主体结构的每一道施工工序,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以便技术人员的及时纠正,从而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
(二)对建筑工程的标高进行测量控制
房屋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测量放线工作就是对其标高进行测定,尤其对于建设规模较大的房屋施工项目而言,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更能够保障房屋建筑的平整度,并且所测定的标高可以为之后的施工提供数据参考。通过测量放线对混凝土浇筑标高线进行确定可以起到对建筑结构外观的保护作用,增强房屋建筑的使用质量。
(三)对建筑工程的垂直度进行测定控制
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垂直度进行测量放线,既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较为准确、详细的控制数据,又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更具标准性的纵向控制线信息,其技术应用效果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垂直度测量放线工作控制的重视,加大技术应用控制力度,优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
二、房屋建筑中对测量放线技术的具体运用
(一)在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对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基础导线网的建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通常比较复杂,除了考虑地质地形因素之外,人文因素也必须给予重视,因此就导致建筑施工出现多种交叉性的变化。对此,就必须做好对基础施工的测量放线工作,一般来说,会在基础施工场地中放置四个桩位,之后对其中的单位工程分别设置轴网,使其能够构成导线控制网。
其二,设定控制桩和投测轴线,将控制桩设置在完整的基岩表面,并施加醒目标识,之后再根据对控制桩沉降情况的检测来确定轴线是否要进行投测。
(二)在主体施工中的应用
当基础施工完成后,就需要开始建设房屋的主体,针对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工作,首先应对建筑的标高控制点和外围轴线开展必要的复核工作,待检测没有问题之后,利用水准仪和集装经纬仪确定房屋地下室的轴线投测位置及标高控制点,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轴线控制网,并明确其高程控制点。基于此,就可以对房屋建筑的外部墙面和其变形沉降情况进行检验,多次复核检验能够确保测量放线的精准性。当地下室底板的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点确定之后,就可以借助激光经纬仪完成对整个建筑内控轴线的释放,在楼层板的垂直向上交汇点处预留出相应数量的测量孔,然后用激光经纬仪对测量孔和轴线交汇点同样进行垂直向上的投射,并对四点转角进行交汇复核,形成一个具有合理性的房屋建筑控制体系。
(三)标准层施工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标准层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标准层施工测量放线控制网的设定方式,在房建标准层施工中轴线测量工作的基础在于内控法传递和引测施工轴线,对第一层地面设置测量内控点,对建筑外围设置测量外控点,使之成为一个矩形的控制网点,之后在控制网点位置预埋标准尺寸大小的钢板,做好记号的标记。第二步是要做好对标准层施工测量控制线的引测工作,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在每一层的内控点都设置一个观测孔,然后在对其实施轴线投测,把垂准仪放在内控点的位置,垂直向上对其他楼层进行引测,再用钢尺和经纬仪对其转点进行复核,接着就可以投测轴线和控制线。需要注意的是每隔三层就需要利用内外控制线的对比情况来对控制线和转点进行再次复核。
(四)沉降观测中的应用
对房屋实施沉降观测时需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确定好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经由各个施工负责方的共同商议决定具体的沉降观测方案。房建施工初期就需要设置相应的沉降观测点,当基础施工完成后还需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对观测点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确保沉降观测的准确性。另外,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需对水准点进行检查,水准点的设置数量不能少于两个,以此方便引测工作的进行。沉降观测工作的实施范围涉及到建筑的每一标准层以及建筑的主体结构,只要单位工程环节施工完成都要对其开展沉降观测工作,为了降低观测误差的出现概率,通常会采用前后视距相等的方法进行误差消除,规定的标准前后视距为15m。并且沉降观测的时间一般选在早晨或傍晚,减少了对正常施工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对测量放线的控制,可以有效提升测量的准确性,保障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在对测量放线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三个方面的控制要求,即对建筑主体结构、标高和垂直度的控制,全面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房屋建筑工程构建合理的控制网,为测量放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稳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珍.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20(02):127-128.
[2]王云.房建工程测量放线控制[J].智能城市,2019,5(23):185-187.
[3]陈磊,龙翔,蒋奇,王尧.浅析房建项目建筑测量放线施工过程技术控制要点[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