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桃花
[导读]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技术保障。
        张桃花
        41270219870801****
        摘要: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技术保障。涉及施工中的各个关键技术问题,施工人员要正确了解和把握,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调控,以促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共同研究调整,确保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导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地增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础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须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控制。
        2混凝土结构特点
        混凝土结构是如今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结构之一,混凝土结构是将水泥、砂石和水作为主要材料,再加入其他辅助性材料制作成的一种结构,主要以混凝土为主,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几种类型。在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温度的控制,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首先混凝土结构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和设计需求进行不同样式的塑造,以此满足建工需求。其次,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其他材料能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在制造混凝土结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振捣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不断上升,使之较为牢固。最后,由于混凝土结构主要以砂石、水泥进行混合制造,因此具有成本的优势,同时这些材料资源丰富,不仅容易运输,而且收集也较为容易。
        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在当前建筑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重要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承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单一混凝土抗拉能力不足,抗压能力孱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在提升建筑稳固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现阶段建筑企业在多元化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技术手段。与传统施工作业模式相比,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工程施工作业可靠性,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除此之外,将其落实到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具有如下应用优势。
        3.1显著地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
        伴随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传统混凝土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具备一定抗压能力,但抗拉能力却不足以满足建筑施工需求,故此将与其进行调合,将复合型材料混凝土应用到工程施工中,在不断提高建筑承重能力和抗压、抗拉能力的同时,也满足了现阶段人们对于建筑的稳定性要求。
        3.2生产周期短,制备过程较为简单
        伴随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其它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这种复合型材料起到了“1+1>2”的效果,在充分弥补传统施工材料应用不足的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确保两者优势的充分发挥,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混凝土的生产周期短,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企业投入过多资金。
        4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4.1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在温度控制技术应用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施工作业要求,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提高对水泥选择的重视度,即通常选择水化热更容易控制的硅酸盐水泥进行搅拌处理,由此规避因水化热问题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工程整体施工成效;另一方面在水泥使用过程中,为避免水泥热量超过可控范围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温度,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用量,并在浇筑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和外界温度、地表温度,由此为预期施工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4.2运输和混合
        在很多情况下,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就在于混凝土的运输和混合。将各种材料混合时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在准备阶段,要认真统计所用到材料的量,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第二,在混合阶段,对搅拌有严格的要求,要遵循搅拌的先后和温度上的规定来进行操作,如此才能尽可能减少制作过程中材料的浪费,而且也能够保证质量过关。第三,在运送阶段,要给混凝土涂抹防粘液从而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做好这几个方面才能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合格,也才能减少在后来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出现率,从而保证建筑物施工过程的顺利和质量要求。
        4.3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对模板的高度、位置、尺寸、强度和硬度等方面进行仔细检查。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模板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尤其是淤泥和油污,并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保证模板内不存在积水,在进行浇筑时,要由低往高分层浇筑,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配筋情况确定每层的厚度。
        4.4接缝与切缝
        第一,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施工场所的真实情况选用适合的技术来进行。第二,在接缝时首先要用到切割装置,先处理好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选择新的而且质量过关的的混凝土来接缝。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过关,进而保证在后来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顺利和质量要求。第三,在完成接缝操作时要严格控制好温度,确保在可调节范围内不耽误操作的正常进行。由于地面温度和接缝操作的结果有密切联系,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操作人员用温度计对地面温度有大概的认知,再选择合适的温度来确保接缝与切缝工作的完成,只有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过关,才能保证后期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顺利和质量要求。同时在所有的操作过程中要求有技术人员的监督,以便能够尽早发现和处理质检不过关的材料,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过关,减少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4.5混凝土强度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是高层建筑评价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指标,而且国家对于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要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控制。混凝土施工前期,要对混凝土的质量性能进行检测,由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不同,因此要对各项材料进行严格的配合比设计,不能出现材料过度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企业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监督,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避免施工技术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另外要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环境的控制,避免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尽可能地避免在高温或冷冻天气中进行混凝土施工,否则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强度。
        4.6振捣与养护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不可以忽视振捣和养护这两项工作。关于振捣工作,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上中下三个部位进行操作。在捣固时,需要严格遵照要求标准进行施工,要注意将捣固工作进行的彻底和全面,保证混凝土的松紧程度符合标准。捣棒的使用也很重要,尽量保证使用工具与时间之间的合理安排,并且养成规律。另外,正式施工结束后要进行养护工作,在最后进行浇注完成后要对工程进行养护,如果自然环境中的温度适宜,可以进行自然养护,若外界温度不利于自然养护,就要采取人工养护的方法,即对混凝土进行保护,保证其湿度和温度的适宜,如可以在混凝土上覆盖一层湿草,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由于温差的原因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等问题的发生。
        5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合格,在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志辉.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175+178.
        [2]郑晓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8,44(12):235-236.
        [3]姚薇.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26):63.
        [4]王小五.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1):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