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奇
浙江元正工程管理有限公司、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建筑行业里面不停地出现了很多新兴的设计理念及结构体系,同时也不停地完善及改进施工的设备与技术,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不断地变得更好,房屋建设工程的整体水平一直在提高。然而,房建工程中还总是会出现一些质量方面的通病,这些质量问题不但会使建筑的结构安全以及使用功能受到影响,还会使建筑的使用寿命缩短。基于此,本文就房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对策
1房建工程施工质量通病
1.1模板工程
建筑模板在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模板轴线移位,其主要的表现方式是:混凝土在经过浇筑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发生凝固,凝固之后,在将模板拆下的过程中,墙面与柱子的位置会与建筑轴线的位置发生偏移。一般情况下,这种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为翻样不到位,另一方面为技术交底不够彻底。此外,发生移位还有如下原因:墙体和柱子建筑模板的顶部与底部限位不够稳固,而且在支模时,没有进行拉线,包括水平拉线或竖向拉线,与此同时,没有将垂直型的有效控制对策应用其中,以及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情况等,都会引起移位的情况发生。
1.2混凝土施工
1.2.1孔洞
混凝土出现比较大的空缺,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产生的原因:工人操作振动棒的方式有问题,未对混凝土进行密实而充分的振捣;浇筑时,混凝土自由落体的高度过高,产生了严重的离析;混凝土浇筑遇到钢筋密集或者预埋件阻碍,未充满模板的间隙;混凝土中混入了硬块等较大的杂物。
1.2.2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2.3蜂窝
混凝土出现蜂窝状,石子间有很多空隙,并且这部分混凝土中的石子因未与足够的浆体混合,致使局部强度很低。产生的原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混凝土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时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1.3屋面渗漏
房建工程的屋面渗漏质量问题主要是指厨房和卫生间在有水的环境下会出现漏水的质量问题,对自家住户以及下层住户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严重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通常造成厨房和卫生间出现漏水质量问题的原因有三种:(1)管道内部各管之间衔接不严会出现漏水的问题,由于管道自身的质量问题也会产生漏水,另外在管道和楼板的穿插部位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工作也是会出现漏水问题的。(2)屋内的地漏位置,洁具边缘部位防水工作不符合规定也是造成漏水问题的主要原因。(3)现浇板四周的阴角部位防水处理不合格,在楼板部位凿眼对楼板整体造成破坏等等。
2房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
2.1模板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结合模板的涨模现象,质量预防中应当根据相应的尺寸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截面尺寸的设计,操作中可以穿柱螺栓以及竖向钢楞来进行相应的辅助作业,继而进一步确保柱模的基本强度以及刚度,当遇到层高较高的时候,需要进行多次的浇筑作业,如此方可最大程度地避免涨模状况的发生。并且柱身扭曲时需要预先做好柱筋的校正作业,最终才可以从根本上彻底防治模板质量问题的发生,继而更好地实施模板坚固。
2.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2.2.1孔洞的防治对策
一是,使用细石混凝土浇灌钢筋密集的部位或者是复杂的部位,并做到充满模板,在分层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保持认真,使混凝土呈现均匀紧实的状态,孔洞还要预留出来,孔洞两端的下料要同时进行,还要加开浇灌门在侧面,漏捣的现象一定要得到有效的避免。还应该及时的清理误入混凝土中的粘土块等杂物。二是,凿除孔洞中周围松散的混凝土,同时也要将软弱浆膜凿除,然后进行清洗,而清洗用水主要是压力水,待其充分湿润之后,用强度等级较高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最后将其捣实。
2.2.2麻面的防治对策
混凝土进行浇筑前应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不得粘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配合人工插边。至排除气泡为止;掌握好振捣时间。
2.2.3蜂窝的防治对策
一是,应认真设计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二是,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3屋面渗漏防治对策
(1)楼板与管道穿插的部位需要加设一个管套,接着利用混凝土去把它进行密封。(2)在楼边的地方是不能选择空心板进行铺设的。(3)在做防水施工之前,先对结构板进行蓄水试验,察看是否有存在渗漏水的部位,然后对有渗漏水的部位采用堵漏王进行处理,再在该部位上施工防水附加层,最后再做防水层施工。(4)对于那些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一定要把防水的措施做到位,如果是洁具的边缘则一定要选择防水的材料去密封,如果是安装管道的话,就一定要在之前预留下来的专门进行安装的预留孔里面安装。(5)不可以对板楼随意打孔。(6)当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以后,一定要进行闭水的实验。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建工程的质量关乎着整个建筑的坚固性与安全性,是整个建筑的关键所在。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控制好施工各个阶段的质量工作,能够预见工程质量通病的隐患,然后分析可能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从工程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注意层层把关,细化工程管理工作,劳抓施工质量,就能够全面提高整个房建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分析[J].苑庆波.绿色环保建材.2020(05)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白海平.工程技术研究.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