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装饰文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8期   作者:吴明玫
[导读] 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建筑内外及建筑各部分的重要节点。
        吴明玫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建筑内外及建筑各部分的重要节点。本文通过解释门的文化和功能来解读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民俗;通过解释门的社会价值及文化解读门所蕴含的社会形态及符号价值。并在最后希望通过研究门的装饰文化来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门;中国传统建筑;门的装饰文化;装饰

        Abstract: The do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building and an important node connecting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 contained in the door by explaining the cul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door; interpreting the social form and symbolic value contained in the door by interpreting the social value and culture of the door. In the end, I hope to better develop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by studying the decorative culture of the door.
        Keywords:door;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door decoration culture;decoration


1门的文化和功能
1.1门的释义
        门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门不仅在交通和轴线上占据着一个建筑的重要位置,并且影响着建筑的外形,门通常被看作一个建筑的形象。
        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说的:“闻也。从二户。象形。”[1] 在这里要以繁体字“門”来解释:门是由活动的两个单扇的木版组成的,开门或关门时可以听到转动的声音。这个字是个象形文字,与门相关的所有汉字均以“门”作为偏旁。这里是解释“门”这个汉字的由来。
        《辞海》中这样解释道:“建筑物或车、船等可以开关的出入口,也指设于出入口能关闭的装置。”这是从门的功能价值来解释的,门作为建筑的出入口,在空间关系上连接和分隔着“门内”和“门外”的空间,此外,门还起着影响建筑的流线、同分和采光的作用。
         在许多现代建筑中,门不仅以实体的建筑构件呈现,还以虚化了的概念出现在建筑和园林景观中,这种门通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门户的形式来构成,而是以“门”这个概念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类似这种没有实体构件的门是对“门”的更广泛的定义。
         此外,门通常可以组词为“门第”、“门当户对”、“寒门”、“佛门”、“分门别类”等词,可见,门不仅是分隔建筑内外的构件,还有着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被赋予了政治、经济、宗教、身份等的意义,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带代表着某个阶层。中国传统建筑深受我国礼制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建筑的各个构件都透漏着我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根据等级可以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等;同样,中国传统建筑的门也按等级划分为殿式门、城楼门、院门、砖洞门、垂花门、随墙门等形式。
        门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构件,更是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符号。
1.2门的历史发展
        老子曰:“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可见中国古代的先贤也认为门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从门的出现开始,门的形制就不断的变化与发展。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以天然的洞穴作为居住空间,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以草木等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的门,门随着建筑的出现而产生。距今六、七千年的新时期时代,出现了地穴和半地穴的居住空间,这个时候的人们可能用窗帘、席等遮挡门洞。夏商周时期,随着建筑形式的发展,门的形式也不断增加,并形成了固定的形制和格局,在西周还出现了“三朝五门”。在此之后,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宋朝还出现了在室内起到装饰和分隔功能的“格门”,明清时期园林中还盛行没有门扉的“门洞”。
         从原始社会最简易的门到逐渐发展出形制繁多的门,门的性质也从单一的使用功能逐渐发展出包涵礼教文化的载体,而这种文化正是通过门的装饰来表现的。
         
1.3门与户的辨析
         中国古代的汉字,通常以单音节词为主,《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就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牙齿”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意思,在古汉语中“齿”是指切齿,所谓唇亡齿寒,就是这个意思,“牙”是指磨牙。同样地,我们现在所谓的门户,在古汉语中,也是两个单音节的词。“门第”在现代汉语中除了有房屋的出入口的意思,还有门第、宗教等的意思。但在古汉语中“户”是指单扇的门,《五人墓碑记》:“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而“门”是指有两扇门扉的门,这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也是可以看出的(图4)。在空间上“门”与“户”的界定也是不同的,《玉篇·门部》中说:“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可见,古汉语中的“门”和“户”都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门”。本文试从“门户”所蕴含的意义来解析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的装饰文化。

2门的社会功能
2.1门的精神层面功能
         门的功能不仅是分隔空间,还有许多人们所赋予的精神层面的功能。
         首先,门做为两个空间的连接点,它可以起到界定空间的作用,这里所说的界定空间不仅是指物质层面的,还包括给人们心理上的暗示,上文中也提到了现代的很多建筑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门给以人们心理上的感受来界定空间的,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中更是如此。中国传统建筑讲究“进”,每一进,都代表着院落的深入,是主人家私密空间的象征,这种每一进之间的衔接正是靠“门”来区分的。传统四合院的内外宅之间会有一个豪华的垂花门,俗话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个“二门”就是指这个垂花门,它不仅约束了古代女子行为,同样也告诫来访的客人不能去往内宅。
         第二,门还可以起到装饰室内外空间的作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古代,大户人家的房屋极近奢华,作为建筑中的重要部分——门,当然也装饰得很考究。形制齐全的门由:门头、门扉、门簪、门扇、门限、门枕石以及门钉、门环等装饰等构成。
         第三,门的装饰在满足主人家的精神需求的同时还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通常,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家,门越大。相应地,门槛也会越高,高大的门配上高的门槛,在视觉上也很和谐。门扇上的门钉同样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在一说到门钉,都会想到北京故宫宫门上的金色的门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是古代等级最高的门钉,只能皇家使用,“九”在中国古代是最大的数字,“九五之尊”、“一言九鼎”都透露出古人对“九”这个数字的重视。其次王府大门的门钉为七九六十三颗,公侯为七七四十九颗......而百姓家的门是不能用门钉作为装饰的。这无不透漏出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
         第四,门的装饰还表达了古人的伦理道德和希冀的人文思想。鲁迅先生的《祥林嫂》中,祥林嫂希望通过“捐门槛”来摆脱厄运,可见“门槛”早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装饰构件。古代也有摸门钉祈福的习俗,因为“钉”音同“丁”,意为“添丁”,古人认为这样可以带来多子多福的好兆头。而门枕石上的浮雕多为“五福临门”“狮子滚绣球”“五福捧寿”“金鱼摇尾”等吉祥图案,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见,门的功能不局限于它的使用功能,还有它的精神层面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程门立雪”、“书香门第”、“双喜临门”、“班门弄斧”等成语也体现了“门”在中国人心中的文化意象。

2.2门文化背后的社会形态
         前文说到,门不仅是建筑的重要构件,还是表现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是深受我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影响的。
         封建礼制是贯穿我国古代各朝代的重要思想,它于前秦时代就出现,并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它实际是服务于周朝的分封制,但后来由于中央集权的出现,“礼制”也一直被各朝代的君主所提倡。礼制的核心就是严格地区分出各阶层,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很好地维护了古代君主的统治。封建礼制侵染了古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建筑也不例外,不论是皇家建筑还是民间建筑,都严格按照这一制度来建造,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森严的等级制度。
         门的形制显示了主任的身份和地位,门的位置就与风水相关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方方面面无不透露出古人关于风水的思想,即对居住环境的选择的想法。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坐北朝南,建筑的大门通常设在建筑的南侧,这与我国地处北半球的地理环境是相关的;其次,在“八卦”中,北方为坎,坐北朝南的房屋被称为“坎宅”,根据风水理论,坎宅的三吉方(代表吉利的方位)分别是东面的震(天医方)、东南面的巽(生气方)、南面的离(延年方),其中又以东南(生气方)和南(延年方)为上吉[2],固中国传统建筑的大门通常开在东南方,或正南方。这透漏出我国传统建筑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概念,通过“天人合一”可以获得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神权天授三个层面的演艺,实现人与自然本质统一、主客一体的终极追求。

2.3门的符号意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及代码系统。如声音、文字等。根据符号学理论,对于某一种现实世界的实体而言,其作为符号的表现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图像,“它是某种借助自身和对象酷似的一些特征作为符号发生作用的东西”;另一种是标志,“它是某种根据自己和对象之间有着某种事实的或因果的关系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再一种是象征,“这是某种因自己和对象之间有着一定惯常或习惯的联想的‘规则’而作为符号起作用的东西”。而这三种情况又往往存在着合而为一的关系。[3] 门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性符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首先,门是对其他人传递民居主人身份的符号,通过门的大小、形式、门上的装饰物来达到信息的传递。此外,不同时期的门形制、装饰是不一样的,这也传达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信息。门作为向外传递主人信息的符号,在装饰和构件上被赋予的符号作用必然比其他的建筑构件更多,所以门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构件,可以良好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4.结论
        门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与建筑的发展又基本同步。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所蕴含的文化是丰厚的,它包含了中国古代的礼制、风水、民俗等文化,是象征着建筑的等级的符号。当然门也有丰富的艺术价值,这点是通过传递身份信息的装饰来表现的。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的装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2]李正良. 风水理论在古园林建筑格局中的运用体现[D].南京农业大学,2007.
[3](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翟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113.
作者简介:吴明玫(1995- )女,汉族,籍贯:湖北武汉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室内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