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
浙江大唐国际绍兴江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绍兴,312366
摘要:培训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通过培训,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工作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国有企业中的培训工作有着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优势和不足,如何做好当今时期的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培训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对未来培训工作的设想,以供参考。
关键词:培训;国有企业;人力资源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主流途径,新时期企业培训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如何利用时代主流的信息媒介提高培训效率,如何使员工的培训成果最大程度的发挥,都是现阶段培训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培训做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做好培训工作,能让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成长,实现双赢。
二、国有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培训工作的优势
1.企业培训的意愿强烈
在人员流动方面,国有企业相对于私人企业通常能够保持较低水平,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意愿相对较强,企业希望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以笔者所在的国有企业为例,企业愿意为员工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每年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并严格组织实施,培训的过程也尽量选择优秀的师资力量及培训设施。
2.培训的经费充足
按照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的通知要求,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在经济效益允许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愿意为员工支出各项培训费用,据笔者调查,很多国有企业教育经费的实际支出额度没有达到上限,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3.培训的资源丰富
企业在具有较强培训意愿和较充足的培训经费的前提下,不难发掘出外部的优秀培训资源,聘请到优秀的讲师为员工授课,培训的资源相对丰富,同时对于员工的外出培训项目,也可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相比私人企业,国有企业可以优先考虑培训,而不是成本。
4.培训的组织严密
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分工较为细致,培训工作通常会由人力资源部的专业人员全盘负责协调,以笔者所在的国有企业为例,人力资源部的教育培训主管专门负责培训的相关事宜,在各部门都设置了兼职的培训员,协助完成各项培训工作,同时,上级公司乃至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都有专门的负责教育培训的岗位,整个集团从上至下,可以做到统一步调,整合共性的培训资源集中培训,既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也加强了各企业间的沟通。
(二)培训工作的不足
1.工学矛盾严重
企业每年都会设置众多的培训项目,要求职工按时参加培训,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但有很多员工出于工作较忙等原因,对各类培训疲于应付,对待培训只是敷衍了事,为了应付考试或取证而培训,培训效果不佳,即浪费时间、精力,又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工学矛盾在当前人员配置紧张的企业中较为明显。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很着急,员工不积极”的状态很突出,经常是企业催着员工学习、强迫员工参加培训,而员工一面被动接受应付,一面抱怨没有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归根结底是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培训的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很多企业的培训仍停留在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上,培训的创新力不足,较少采用符合时代背景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没有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手段,调动员工学习热情方面还有待提高。
2.非人力资源部门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非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人才培养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与自己的业务关系不大,培养人才的理念未深入人心,对部门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导致制定好的培训计划难以落地,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多数的培训需求,偏向于技能、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企业文化方面的培训寥寥无几。企业文化是一个具有企业特征特点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环境,工作氛围等内容的合集,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员工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会引导员工的行为和思想,让企业更具凝聚力。通过培训,将企业文化的理念向员工宣贯并深入人心,能够让企业更具战斗力。
4.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困扰
经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国有发电企业的人员流失率有上升趋势,离开的员工中有一部分转投了私人电力企业,流失的人员很多是年轻、有经验的员工,其中不乏企业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优秀人才离开企业,让企业投入的培训成本无法得以回报,国有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离开国有企业的员工多数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薪酬水平没有竞争力、岗位升迁缓慢、无法照顾家庭等原因。因此培训后如何留住人才,也是当今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考验。
三、未来培训方式的设想
(一)完善培训机制体制,以鼓励为主引导员工自主学习
一是引入培训积分制,强化培训积分的价值。建立培训积分兑换系统,系统中可兑换的奖励主要包括更具个性化的学习课程、更广范围的学习书籍和各具特色的文娱实物。培训积分通过参加完成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项目并考试合格、作为培训讲师为专业内部人员开展培训、分享学习成果、独立完成并发表论文和成果等获得。二是建立继任者培养制度。研究继任者培养制度的可行性,在各部门负责人的提拔过程中,加入对继任者培养的考核,要求部门的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培养出自己的继任者,提高部门负责人对部门人员培训的重视程度。
(二)孕育传承分享的企业文化
形成传帮带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内部讲师文化体系,企业内部员工在岗位交替的过程中,以及新员工入职学习期间,由老员工带领新员工,传授工作技能、分享工作经验,有助于企业不断传承文化和精神,加强企业和部门内部的团结,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协作力。同时,企业的培训内容中应增加企业文化类的培训,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让企业文化不只是停留在喊口号、写标语的层面上。最终达到用文化引领培训实施,以培训促进文化落地的效果。
(三)结合科技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在保留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研究沉浸式教学、体验式教学、VR系统教学、短视频类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运用信息化、科技化的手段和设备设施开展培训,提高培训效率;采用集中式教学和零散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利用员工的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开发学习类的手机APP,建立员工分享平台,关联培训积分系统,共享培训成果,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选人育人留人齐抓共管
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够脱离其他的模块单独存在。找到可塑的员工,培育出可用的人才,也必须要有办法让他们留在企业,否则企业要承担培训成本和人才流失的双重损失。企业发展要依靠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发展的成果收益也要回馈每一位努力的员工。员工对企业既要有认同感,也要有获得感,才能够让企业进入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利用好培训的手段可以让企业进入持续进步的良性循环之中。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培训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做好培训工作,将会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安鸿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刘昆(1985.01-),男,汉族,山东省莱阳人,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工程师,人力资源部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