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8期   作者:王剑
[导读]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应用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电能计量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
        王剑
        广东省家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应用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电能计量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本文旨在探索出如何较为系统化的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电压、电流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开展线损管理、用电检查反窃电相关工作,做好前端分析,提升现场核查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用电检查
        1引言
        21世纪以来,建设智能电网用电服务体系已成为国家电网的重要任务。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顺应了国网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城市与农村电网改造的步伐,它是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是推进“两个转变”、实施“三集五大”的必然选择[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对象包括专变用户、低压一般工商业户和居民用户等全部受电用户及公变考核计量点,它提供的数据及时、准确、完整,推动提高现代化供电管理水平。
        2研究方法
        2.1日常台区线损管理
        1.研究方向
        在日常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中我们能总结得出,台区户变关系有误、关口表计量或采集故障、低压用户计量故障、客户有窃电行为以及线路存在树障等情况会造成台区线损异常。目前用电采集系统已能实现对台区同期线损的采集,直接锁定异常线损台区,结合实时电压、电流、用电量的分析,查明异常原因,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台区线损合格率[2]。综上,本研究总结归纳出一套针对利用各系统数据排查线损异常台区原因的分析步骤,具体如下:
        (1)核对户变关系。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导出台区下全部测量点信息,通过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导出台区下全部用户信息,两者做比对后检查用户表计数量、条形码是否一致。
        (2)检查关口表采集或计量是否出现异常。这一步对于负线损台区原因排查尤为重要,首先核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考核表配置的互感器倍率是否一致,之后着重检查考核表终端每日抄表时间是否正常以及关口计量装置是否出现故障。
        (3)分析低压客户是否存在计量故障或窃电行为首先应导出台区线损明细。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导出台区多日线损明细,导出的时间周期内应尽可能涵盖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以便寻找适合的电量比对数据。比对数据,圈定可疑用户。导出台区的日线损率和台区下用户日用电量数据,分析判断用户表计是否存在计量装置故障或窃电嫌疑,具体判别方式包括:
        1)导出该台区出现异常线损前后4-5日内的用户日用电量,若用户电量存在用突增、突减现象,则初步判定该用户存在计量装置故障或窃电嫌疑。
        2)进一步对比用户日用电量变化趋势与台区线损率变化趋势之间的相关性,若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用户用电量减少时线损率增加,用户用电量增加时线损率降低),则该用户存在较大的表前线短接窃电可能性;若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台区线损率随用户日用电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且该用户为动力电用户,则其表计存在故障的可能性较大;若该用户为居民客户,则该用户存在较大的表内短接窃电可能性。
        3)现场检查。根据以上几步分析,若该台区户变关系正确、关口表能正常计量和采集时,应根据通过分析比对后已缩小的核查范围,前往现场进行检查,验证分析结果。若通过比对未发现电量差值较大的用户、表计,则参照电力营销稽查系统,前往现场着重检查大电量用户和零电量用户同时检查线路因树障造成线损异常。
        2.2反窃电查处工作
        1.研究方向
        供电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电力损失、做好反窃电工作是电力系统工作的重要环节。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窃电行为经常发生,窃电技术的方法也呈现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反窃电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3]。电能计量装置受到功率、电压、电流等因素影响比较大,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锁定窃电用户。
        公司为对窃电用户实施快速、精准打击,创新从采集系统大数据分析入手,通过对电能表有开盖记录的用户前后用电量、开盖用时等数据进行分析,迅速锁定窃电嫌疑用户。


        (1)锁定窃电嫌疑用户
        1)系统数据导出
        后台批量导出用户的开盖记录,导出数据要求包含用户编号、用户名称、台区编号、台区名称、电表资产编号、电表安装时间、总开盖次数、上一次开盖发生时刻、上一次开盖结束时刻、上一次开表盖前电表正向有功总示数等字段信息。
        2)数据筛选及分析
        为便于对同一台区或同一小区相邻台区的窃电户一网打尽,首先将相同台区的记录排列在一起;其次考虑到从事改表窃电的操作人员为保持隐蔽性,通常不会重复多次打开同一块表计,故筛选总开盖次数在10次以下的记录着重进行分析;之后再筛选并删除掉开盖发生日期在装表日期之前的记录;最后对开盖过程的所用时长进行筛选分类,划分为0秒-1分钟,1分钟-10分钟以及10分钟以上三类。
        3)对比用电量变化趋势
        查询用户在开盖前后的用电量变化情况,对于开盖后用电量明显降低的圈定为重点窃电嫌疑对象。
        4)查询系统掉电记录
        查询用户掉电记录,对开盖时间段内同时有掉电记录的用户基本锁定为窃电嫌疑用户。
        (2)现场查证
        1)检查内容:通过钳形电流表检测火线电流实测值是否与电能表示值相符,如遇到家中无人电表电流为零的情况,可自带大功率电器(如吹风机等)接在空开后端通电测量;同时详细检查表计各封印和标签是否有人为破坏、钻孔和涂抹胶水的情况。
        2)取证事项:如能联系到窃电用户且用户承认窃电行为,需要求其在“窃电、违章用电通知书”上签字、摁手印,并对该过程拍照或全程录像;如无法联系到用户或用户拒不承认窃电的,及时联系警方前来取证并当用户面封存表计,带回留作证据。
        3)检查结论:经过大量排查发现,开盖用时1分钟-10分钟的窃电嫌疑用户查获率非常高,查获窃电用户中开盖时间最短时间仅为0秒,最长时间达3年。
        3应用案例
        3.1线损管理应用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现,某台区2018年12月19日线损异常,同期线损率高达21.17%,该台区正常情况下同期线损率为1.73%左右。由于该台区当日采集成功率为95.06%,初步怀疑为采集故障。导出当日采集明细并筛选采集异常用户,该台区采集异常用户数为1户,因此锁定了异常客户。再次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核实该客户测量点日冻结电能量,发现该客户无冻结电量,且正常采集时日用电量较大。假设19日成功采集,以日平均电量作为依据进行估算所得的线损值位于正常区间,故判定为采集故障,经后续现场处理后,同期线损率恢复正常值。
        3.2反窃电工作应用
        通过开盖记录分析发现,某用户的电能表共有两次开盖记录,最近一次为2020年8月28日,开盖用时共计1分31秒,且当日同时间段有掉电记录。调取用户日用电量数据后发现,自8月28日后其用电量明显突增,锁定该用户早期改表窃电并于近期再次开盖进行了恢复。
        用检人员于9月20日前往用户住处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其电表火线电流实测值与电能表示值相等,但是左上角、及右上角的封印明显被人为损坏。联系用户后其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也承认了窃电行为,并在相关工作单上签字确认。
        4结论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展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在智能电网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营销工作中,随着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及应用,希望能制定出涵盖更多专业领域的可行方案,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精细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柴长安.用电采集系统云计算技术构架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9):71-71.
        [2]高玲.县级供电企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效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3]任国卉.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