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鹏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单县供电公司 山东 单县 274300
摘要:电网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对电网线路进行常规性与突击性巡视检查,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无论是配电线路,还是输电线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对 10kV 配电线的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10kV 配电线路中常见的故障,然后分析了引发这些故障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防止故障发生的运检管理措施,旨在为解决和避免10kV 配电线故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检修
1 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的基本特征
1.1 运行维护难度大
10 kV 及以下配电线路是电网系统与电力用户的重要连接纽带。为此,电力人员应不断升级改造配电线路,调配配电设备,最大限度的提升输电线路容量。总之,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电线路维护检修的投入力度,以保证供电的持续性与安全性。
1.2 线路所处环境复杂
通常来说,10 kV 及以下配电线路多穿越工业园区、盆地丘陵与高山丛林等区域。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遭遇自然坏境危害的概率。在这些复杂的户外环境中敷设配电线路,相关人员必须跨过农田,穿越林地,越过沟壑,这也加大了配电线路检测维修的难度。而农村地区的配电线路运维管理人员极其有限,人力资源的缺失,也使得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检测维修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
1.3 塔架与塔杆支设困难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配电线路敷设的核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置配电设备,才能延长整个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针对工业园区、盆地丘陵与高山丛林等特殊区域,架设塔架和调整塔杆垂直高度的难度较大,这会加大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检修与维护的难度。
2 10kV 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
2.1短路故障
10kV 配电线路中最常见的故障问题就是线路短路问题,且短路故障问题发生率很高。而引发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线路在野外分布,对线路产生影响的原因众多,例如雷电天气等自然因素、鸟类野兽等动物因素及人为因素等[1]。
2.2接地故障
10kV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主要表现是:配电线路导体与大地的意外连接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这种故障的发生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非常不利,甚至可能产生严重损害。接地故障主要包含线路永久性接地和线路瞬间性接地两种,而当阻抗低至可以忽略时,就变成“完全接地”。
2.3过流跳闸故障
过流跳闸故障指配电网内短路故障产生以后,在故障发生点至变电站之间形成的一股负荷强大的电流,这个电流长时间的积蓄,会引发几点保护装置开启线路保护模式自动地去保护线路,进而引发配电线路自行断电跳闸的现象,即过流跳闸故障。从其发生过程可以看出,过流跳闸故障的发生目的也是保护配电线路上的设备及其他装置[2]。
3、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检修
3.1重视日常巡视
要求运行维护部门在日常巡视工作中,从实际情况出发,严格依照制度制定巡视计划,对配电线路进行认真细致的巡查。加强电力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树立起认真负责的态度。针对断股、闪络烧伤、破损以及腐蚀等现象,仔细排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且进行处理。对于频繁出现故障的地区以及设备,要做好故障分析并且归档,定期做好维护工作,减少损失。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老旧设备要做好情况报备,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更换,保障线路的安全运行。
3.2优化线路设计
配电线路的布设需要结合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尽量做到合理分配。所以针对10kV 配电线路的特点,在设计时要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后期在检修、维护上可能会出现的困难。除了考虑用电量外,部分地势较为复杂的特殊区域在设计线路分布时还要做到因地制宜,实地勘查后选择最佳方案,尽可能避让条件恶劣地区,避开农田、高大建筑以及人流密集地方。同时也要精准计算,设定合理的定值,以减少后期流跳闸故障的频繁发生。当然,针对特殊天气频发的地区,要合理安装避雷装置,选择适合的材质,保护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3.3加强过程管理
首先,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升管理水平。电力部门需要对与线路设备敷设、安装、运维管理等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抽查验收,提升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及专业技能。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人员的业务技能进行考试验收,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同工序互查、交流及对标学习等活动,使不同区域人员进行经验对标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其次,给相关人员制订责任制及绩效考核标准、岗位作业标准等,加大对线路及设备的巡检力度。同时指定专门的监管单位和人员,对运检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巡检结果进行检查验收,按制度予以奖罚,提升其责任心,从而提升线路监管效率。最后,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对偷盗、破坏电力线路设备现象的处罚力度,并积极进行宣传,对偷盗、破坏电力设备设施的行为进行控制。同时启动智能化管理,将远程监控系统等引入到配电网管理中来,方便及时发现偷盗问题、设备线路损坏问题。同时还可以采取措施进行有奖举报,并积极进行安全用电及防盗宣传,提升基层人员尤其是农村乡镇人员对电力重要性和国家政策的认知,发动全员的力量进行电力线路及设备监管,减少电力设施设备及线路被盗问题的出现,同时提升设施设备及线路隐患的发现速度,以便及时治理。
3.4减少自然因素影响
采取措施避免雷电因素影响。首先要保证线路的绝缘性,选取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应用到配电线路中。因为考虑到绝缘材料成本,实际生活中,可以采用加厚局部绝缘层的方式来对局部线路绝缘性进行巩固加强,提升防雷击效果。同时可以采用绝缘线防护的方式来查找绝缘损坏及电流击穿后的故障点,缩短电路维修时间。其次,在配电线路中安装避雷保护装置,尽可能地避免雷击对配电线路产生影响。但是避雷针等避雷设施的选择必须考虑材质选择和设置地点,在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同时,保证避雷设施的使用效果和效用范围。针对不同天气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例如,为了避免夏季高温或冬季寒冷对线路造成的影响,夏季要加强点检等,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工厂等周围的线路进行多次防护,防止电线腐蚀情况的发生。
3.5配网调度影响的预防措施
针对配网调度出现的故障,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①因调度人员的命令错误出现故障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调查清楚故障原因并对其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为防止此类故障,需对调度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培训,严格把关操作流程,避免出现操作顺序颠倒,擅自加减操作项目的情况,并对操作项目详细记录。②在检修过程中,应制订详细计划,并上报上级部门审批,当调度人员接到倒闸操作命令后,负责人员应对命令进行核实。现场人员应加强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向调度人员汇报,终止倒闸操作。③调度人员应对新设备详细了解,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 力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对于现代社会建设具有实际意义。为此,电力企业应加大10kV 及以下配电线路维护检修力度,并根据具体故障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维护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黄伟.提高10kV配电线路供电电能质量水平的技术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70-271.
[2]姜书宁.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35):125.
[3]王世威,吴贺伟,罗碧华,刘洋,张东阳,张少博.10kV供配电线路的配置及线损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3):229.
[4]刘志彬.10kV配电故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对策[J].通讯世界,2019,26(11):240-241.
[5]王琪,雍瑞雪.电力系统10 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