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刘洪琳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目前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
        刘洪琳
        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根河输变电工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02235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电能目前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能源。变电站是电能运输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电压的分配、变换的同时,其良好的运行也维持着电力系统的稳定,为电网安全作出了重要的保证。因此,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工作,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保证。目前国内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还在存在部分问题,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的作出调整,不断的完善,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改进建议如下。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现状;完善措施
        1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智能变电站在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受到了变电站管理人员的重点关注。本文就是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解决其运行与维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智能变电站的维护与实际操作人员,能够全面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为今后我国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2 变电站运行风险
        所谓变电站,主要就是对电厂输送的电流进行变电和配电,然后把电力输送给广大用户,一旦其运行出现问题,不但会对供电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电厂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严重的话还会对社会和人身财产安全形成威胁。变电站运行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三部分:第一,变电站设备故障,导致发生设备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可能是寿命达到极限发生老化,还有可能是设备遭遇外部影响而发生故障,比如表皮脱落、电路断裂等。第二,变电站设备操作不规范而引发的问题。变电站的运行离不开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但总有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责任意识较差,因此,在操作的适合未能按照相关流程和要求去操作设备,由此也会引发设备运行发生的风险。第三,设备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就是企业维护管理机制不健全,所以在管理设备的时候不规范、不科学,由此导致风险发生。
3 变电运行中常见的故障问题
        变电站和变电技术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出变电运行中常见的故障问题主要有三个大方面,且每个故障问题又包含有不同的故障类别。其中,变电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变电技术工作人员在变电操作中操作变载技术的不熟练,直流回路操作,倒闸操作不规范等;变电设备方面主要包括变压器中的绕组引出线之间产生短路,输电线出现局部短路,与母线连接的组件之间发生了短路停电,断路器出现闭锁分合闸,电容器在使用中发生了外壳膨胀、液体外漏、套管破裂、温片松动脱落等;变电管理方面主要包括技术人员不规范地操作、未及时发现工作异常等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硬件的磨损、老化等未得到及时的修复和维护,安全管理条例的不完善、安全制度管理实施的不到位等。
4 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
        4.1 加强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培训
        由于变电站的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于变电站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外,还需要对新的科技知识有良好的接收能力,能够很好的适应最新的电力设备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并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在对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招聘时,要对其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并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进行考验,有助于变电站工作人员在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中能更好的处理故障问题。

通过建立相关岗位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变电站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将优胜劣汰作为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设置相应的奖励惩罚机制,在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对于表现良好问题处理及时的变电站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对于表现较差问题处理不及时的则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严重者将其调岗,以此来保障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4.2 完善交接班和值班工作
        第一,交班人员要对交班前的准备工作提高重视程度,对变电站设备着重开展全面检查,并记录和总结检查结果,整理相关资料和卫生,把工具、钥匙等物品收好。接班人员要提前到达值班地方,和交班人员做好交接工作,针对注意事项进行提醒和交流。第二,交代和分析设备运行的具体情况,比如保护变更情况、实际操作情况、运行情况等内容告知接班人员,主要采取口头交接的心事,而接班人对交接事宜要做好详细记录,如果有疑问,要及时问清并解决。第三,班长要组织接班人员检查现场情况,尤其是检查发生故障的设备,同时检验和核对模拟图,查清楚交班人员交接的各项设备和物品,确保现场卫生和照明没问题。第四,办理交接手续,如果没有问题,就签字记录,标记好交接班的时间地点。
        4.3 优化、完善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实施,就需要运维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运维服务工作中,这就需要对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采用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对责任合理落实,调动运维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无人值班变电站自身的安全责任非常重,为了确保变电站自身的安全性可以提升,在职的员工都需要能够有效参与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在对设备安全巡查基础上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视。为了对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就需要对绩效考核体系和奖惩体系有效的融合,按照相关准则,实施奖惩。对管理体系的结果说明进行优化和完善,采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在对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的基础上,使运维人员形成紧密意识,在对既有的传统运行维护模式更新的基础上,将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巡查质量提升。
        4.4 科学管理压板定值
        智能变电站在实际进行智能管控时,与其他智能变电智能相比,更具有灵性和方便性。在这两方面优势的作用下,开展压板定值管控工作,能够结合智能变电站实际运行状况,运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的设定压板定值,进而保证压板安全,实现其高效平稳运行的目标。智能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禁止使用处于维护阶段的设备,而是要使用功效准确、具有科学定值的设备,只有处于合格状态下的设备才可以进行使用。不仅如此,像交换机等一些重要的设备,在实际进行管控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继电保护要求进行控制,可以通过MAC以及IP等具体信息实现远程管控,这对于提升压板定值管理效率具有重要帮助。
5 结束语
        智能化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是基于智能化设备,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信息交互标准化特点,且其管理模式有高度功能集成化、设备管理数字化和人员工作模式化特征,可以保证变电工作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在保证智能化变电站迅速发展的同时,可以借助智能化变电站,并不断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邢晓静.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7):216.
[2] 王平.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8(22):181.
[3] 肖虎.浅析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J].科技风,2018(16):181.
[4] 张士林.浅析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J].低碳世界,2017(23):104-105.
[5] 唐玮.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现状与完善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