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高压变电站工序衔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8期   作者:董广广
[导读] 随着特高压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以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程的发展
        董广广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公司   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随着特高压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以往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程的发展,项目管理模式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摸索和创新。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现场工序管理的工作重点也不尽相同,笔者结合工作角度出发,对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对现场进度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践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工序衔接 进度管理 项目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HV project construction, conservative PM model has no longer suited new development of EHV project, new PM models should be derived, and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should be explored as well. The key emphasis of working procedure varies through different stages of proje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progress control, the effects of convergence among different constructing processes upon schedule management is analyzed and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measures based on practice have been demonstrated.
        Key word: convergence of working procedure,progress control,PM
 引言
        特高压变电站在将近两年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征地协调、施工图交付、场平移交、设备到货、特殊天气等方面原因影响,整体呈现出“工期紧张、交叉复杂、现场管控风险及难度大”的态势。由于变电专业多、牵涉范围广、相互影响深、现场不可控因素多,在紧张的工期形势下,各专业工作组织及各工序安排,需要精心策划,适当调整相关工序的有效衔接。
1  管理模式
1.1开展总体策划
        土建工程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后辅、先深后浅”的原则,电气工程按照“先天上后地下、先一次后二次、先安装后调试”的原则,梳理关键路径,明确对图纸、设备、场地的需求,配套资源投入,建立以“进度”为主线的总体策划。
        1.1.1以施工图、甲控设备作为业主对外管控的重点。以交叉作业、安全质量为业主对内管控的重点。重点跟踪及协调施工图交付、甲供设备供应,为施工组织提供保障条件。一旦具备条件,特别是具备大面积连续施工条件时,施工单位是愿意集中投入资源并加快施工进度的。此时,建设管理单位的重点应转移到对交叉作业的协调和对安全质量的管控。
        1.1.2按大专业来协调交叉施工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变电工程专业多,特别是在施工高峰期平行施工项目多。建议土建工程按照“场区、基础、建筑、辅助”四个大专业,电气工程按照“接地、构支架、一次、二次、调试”五个大专业,根据各个大专业的作业项目、持续时间、需要空间、阶段性主次来进行组织和协调。
        1.2现场物资供应管理
        1.2.1围绕主控楼及“三大件(主变、高抗、1000千伏GIS,以下简称为三大件)”作为施工组织和工序衔接的重点,合理组织土建、电气、厂家、运行等单位协作。宜在主控楼基础施工完成前,确定主控楼各层功能布局、各专业综合布线,确定主控楼二次装修施工图。“三大件”基础地基处理、基础型式及埋件受制于前期物资招标限制,建设管理单位必须在前期加强重点协调,宜在场平移交后完成施工图设计。
        1.2.2影响设计的乙购物资,需提前采购。

消防系统宜在工程核准、签订土建施工承包合同后尽快招标采购,根据合同工程量清单及投标报价,招标确定消防专业分包单位,配合设计单位完成消防系统设计,提前备料,确保在土建开工之初完成消防管道敷设,避免二次开挖。雨水、排污、行车、暖通等存在“双向设计”的项目,也应及早完成招标,以便确定厂家后开展联合设计,确定辅助系统对埋管、电源等需求。户外“三箱”招标,要求设计单位尽早提供内部配线图及箱体技术协议,在电缆沟施工前完成,以便及早完成箱体基础设计,与电缆沟同步完工。
        2  工程建设阶段性管控重点
        2.1临建施工阶段
        在工程核准后,业主尽快进驻现场,协调各参建单位报送临建需求并总体策划临建方案,组织临建施工。同时跟踪场平进度及质量,明确对临水、临电、临路的需求及交付节点。组织土建施工单位提前进场准备,分区接收。
        2.2土建初期
        重点在地下管线及道路。协调尽快完成物资招标、确定总平面布置、完成消防等辅助系统招标。一次性完成地下管线敷设、道路混凝土底层施工。协调电气安装同步开展主接地网敷设。
        2.3土建中期
        重点在设备基础、主控楼及小室。协调施工图交付,及时组织交底及会检,此时要求电气及运行单位参与。建筑物埋管及布线、设备基础预埋件等,组织复测交接,加强成品保护措施。此阶段,防火墙的进度应严格控制,以确保主变架空线、高抗“零档线”在设备到货前完成架设,必要时采取平行施工。
        2.4电气初期
        重点在构支架组立,合理规划构架进场路线、组装区、吊装区,必要时对场地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另外,应完成集中滤油场布置、电缆支架制作、电缆招标。
        2.5电气中期
        重点在架空线及“三大件”安装。以“设备到货即开始安装”为原则开展施工组织。电气一次主设备安装完成后,尽快完成交接试验、电气槽盒及埋管,平行开展二次电缆敷设及接线。此阶段土建施工应加强主控楼、小室、备品库等建筑物内外装修,确保二次施工条件。
        2.6电气后期
        重点在二次安装及调试。各专项系统逐一完成安装、调试、运行跟踪验收。土建辅助系统同步完成调试和验收,具备投运条件。
        2.7工程收尾
        重点在厂区工程。巡视小道、操作地坪、电缆沟盖板敷设、道路面层及路沿石、场地精平。此阶段应以土建为主。加强成品保护、分区管理。
        3结语
        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基本决定了相关工序间的先后次序及其相互间的衔接关系,大部分纵向工序是不能倒过来实施的,但有些横向相关工序并非一成不变,有的工序依实际情况作出优化调整实属正常情况。例如:有些地区天气多变,尤其在夏季雨水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如若仍固守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将极大延误工期。为此,需从前期策划着手,结合天气环境因素,要求设计提前出具道路预埋管道相关图纸,秉承道路先行的原则,先进行过路管道的埋设和道路的铺设,为后期土建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程建设事先进行系统组织实施策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相关工序间的有机衔接,是体现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重要内容之一,希望以上做法,能为后续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图琴.基于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典型问题分析[J].电子测试,2016,(24):128+130.
        [2]胡正勇,罗莎,杨建平,胡明,王月强,金海敏.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检修典型问题分析[J].华东电力,2014,42(12):2933-29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