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06600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在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上升,电力成为各家各户不可或缺的一项需求。然而,在在电力资源的逐渐普及的状况下,电力的日常运用中却有了很多未知的安全隐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这种情况使得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这篇文章中,主要剖析了供电所安全管理的现存状况,对提出对策解决电力安全问题,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消除危害,拿与大家分享,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电所;策略;思考
1 供电所管理提升的意义
加强供电所管理,是落实国网公司“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全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供电所要以更高的标准自我提升、自我加压,以顺应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相融并进的趋势,加快电网数字化改造升级,提高资源配置和服务支撑能力,实现电网技术、功能、形态全面超越发展。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基础,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升供电所管理效率和质量,是解决当前供电所管理理念封闭、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方式粗放的重要手段,是供电所管理走向标准化、精益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2 目前供电所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星级供电所建设持续性不强。自2016年国网公司开展星级供电所建设以来,国网陕西商洛供电公司2个供电所获国网公司“五星级供电所”命名、8个供电所获陕西省电力公司“四星级供电所”命名,但大部分供电所仍存在基础资料管理薄弱、综合业务监控平台应用不平衡、短板指标分析整改不力、指标达标率较低等问题,没有发挥好星级供电所的表率引领作用。二是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常规业务一次不用跑,非常规业务最多跑一次”“将低压接入容量提升至160 k VA”等便民举措未能完全落实落地。三是“网格化”服务和台区经理制未有效实施。台区经理主体责任没有压实,导致台区日常管理、线损治理、反窃查违、费控业务推广等责任落实不严,工作推进缓慢,落户需求响应低效。四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态度差、沟通方式生硬、兑现承诺超时限、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屡禁不止,服务问责和舆情风险突出。
3 以“四个专项治理”为抓手助力供电所管理上台阶
3.1 开展同期线损专项治理
按照“指标专业管控、问题源端治理”原则,以高损、负损环节治理为重点,以夯实供电所线损达标率为抓手,建立市、县、供电所三级日监测、周通报、月评价、季考核的协同提升工作机制,强化分级管控与专业协同相结合、大数据分析与同期线损监测分析相结合,全环节治理各类异常问题和窃电违法行为,实现同期线损在线监测率指标95%以上,全面消除10 k V分线和台区的高损、负损情况。
3.2 开展配网供电质量专项治理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供电质量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提升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实现“一达到二消除三降低”(全口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以上,年内消除5次及以上频繁停电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消除长期存在低电压的台区,3至4次及以上频繁停电同比降低50%、季节性低电压同比降低50%、三相负荷不平衡配电变压器同比降低30%),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电力获得感。
3.3 开展数据质量专项治理
建立数据质量管控机制,用3年的时间实施重点领域数据归真,激发数据在内部提质增效、外部融通共享方面的价值,助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3.4 开展量价费损专项治理
建立供电所诊断分析、稽查监测和奖惩评价机制,紧扣营销稽查、采集闭环、线损管理等异常问题,多角度排查存在问题,落实整改责任,推动量价费损管理向专业协同、常态管控、事前防御转变,实现“一杜绝两降低三提升”(杜绝出现量价费损重大问题,量价费损万户异常数不高于1户、高损台区数同比压降45%,抄核收智能化水平、计量采集规范化、档案数据质量显著提升),推动供电所营销精益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3.5 打造一流的供电所所长队伍
供电所所长在推动供电企业发展中肩负着艰巨的职责。组织开展好供电所所长岗位培训和任职资格培训,加快提升供电所所长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解决供电所管理力量薄弱问题,把供电所所长培养成为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优秀管理者,不断提高供电所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品牌影响力。
3.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乡镇供电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便是相关供电基础设施不完善。这种基础设施不完善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难免会出现相关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另一方面,电力部门对城镇供电所的重视程度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为了解决城镇供电所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要充分认识到城镇供电所存在的重要意义,进而不断完善城镇供电所相关基础设施。其二,为避免资源浪费,需要对城镇供电所进行实地考察,淘汰老化设备,对可以使用的设备予以保留,最大程度完善城镇供电所的基础设施。其三,在智能化时代,应充分借助网络的力量来实现城镇供电所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程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4 供电所安全管理措施
4.1 应该加大对供电所的资金投入力度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很多地区的供电系统早已不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了,大多数地域的供电设备存在着诸多漏洞和缺陷,例如,设备的落后、电路的老化等等。政府增加投入的资金,改良部分地区的供电体系,不仅仅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能够节省电力资源的运用,提升电力的安全度。并且,要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落到实处,避免出现腐败贪污的情况。
4.2 建立健全符合供电所实际需要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给他们分配好具体的工作,必须保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完成,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担负的职责。对那些完成工作较好的人加以奖励,鼓励他们完善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4.3 将安全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电力工作是一门危险度很高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可能造成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并且,目前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备,供电所的自身管理层较为杂乱,缺少必要的安全监管和技能教授,产生了很多电力事故。供电所的管理者必须加强相关的工作者的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和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用电的教育,严格考察他们每一个环节是否按照工作标准进行操作的,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
4.4 供电所的领导应精通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
供电所的管理层,必须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严格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指引整体工作者认真完成工作。供电所的管理者,应当时常参与技能的训练,增加自己的安全操作意识,给其他的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形象,如此才能够要求这些工作者认真完成工作在,避免疏忽工作的状况产生,严格依据规制的标准完成工作。
4.5 定期对用户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多数基层人们缺乏用电安全方面的基本意识和认知,特别是岁数大的老人们和年龄较小的孩子。供电的管理人员必须定期的教授他们怎样安全用电,发生用电问题的时候怎样处理等等,耐心的给他们展示,从源头躲避电力安全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梁平.针对规范基层供电所管理的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310(10):52.
[2]周开保,孙伟红.建设“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创新与实践[C]//2017年度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优秀论文大赛论文集(下册),2018.
[3]尚红玲.浅谈规范用电营销业扩报装流程的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3):63,71.
[4]钟保军.深化乡镇供电所营销管理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31):53-54.
[5]莫伊,金晶.构建智能化供电所管理体系[J].大众用电,2011,(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