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 陈国全
河南信阳安钢集团信阳钢铁公司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球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电需求,我国加快电网建设速度,电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广,而对电力的管理与监控难度也随之增加。电力作为一个国家的动力来源,一旦电力系统瘫痪,势必影响社会正常运营,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对高压输电线路状态进行排查与维修有利于维护电网供电安全,保障人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为国家生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支持。对人民与社会而言,深入研究高压输电线路状态维修技术,努力提高电网修复技术水平,不仅有利于加强电网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更有利于维持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范围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施工检修技术以及检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输电;高压架空线路;检修;施工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能作为一种高效化的二次能源,在国民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求量也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为了满足电能的大规模应用需求,电力网络中的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本身作用明显。这些输电线路长期在自然环境下工作必然会受到各类问题的影响,安全检修工作不可或缺,也是生产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1]。
1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配电线路大都为架空线路,露天运行,影响因素较多,极易出现线路故障。常见的配电线路故障包括接地故障、断线故障及短路故障三种,这三种故障为电力系统配电线路检修的重点。通过检修工作,可发现配电线路存在的隐患与异常,及时排除故障,避免配电线路故障进一步扩大,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故障的诊断是配电线路检修工作的基础,检修人员需结合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和故障特征,明确配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与故障部位,为故障排除奠定基础[2]。
2、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检修技术
2.1接地故障的维修技术
针对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检修人员可根据故障特点、检修经验与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供检修人员参考。第一,人工巡线技术。该技术是指根据线路运行特点、故障易发区域、线路跨越区域障碍与气候条件,明确接地故障的大致范围,安排检修人员开展分段巡视,找出故障部位。在人工巡线中,如果发现接地故障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消失,且伴随分界开关动作,检修人员基本可将故障部位确定为分界开关下方。可见,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接地故障特征,且故障部位较明显的配电线路检修中。第二,分段试拉技术。如果接地故障相对隐蔽,检修人员可采用分段试拉技术,以此试拉配电线路的各个分段线路与分支开关。试拉顺序为先拉大分支线路开关,检测分支线路是否存在故障;再拉主干线分段开关,从下游向上游方向依次试拉,如果主干线分段开关试拉后仍未发现故障,可将故障位置确定为变电站到配电线路第一个开关的位置。该技术仅能够确定故障区域,并不能找出具体的故障点,需结合更精细的绝缘遥测技术,找出接地故障部位。第三,整体绝缘遥测技术。该技术是指通过绝缘电阻表,测量故障配电线路的电阻值,判断配电线路的故障情况。常用5000V或2000V的电阻表,可准确排查辐射面较小或存在隐性接地故障的配电线路。整体绝缘遥测技术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检测配电线路分段开关两侧,再检测大分支线的分段点。
2.2短路故障的检修技术
2.2.1短路故障的诊断技术
配电线路短路故障部位的特征为电阻趋近于0或者等于0,检修人员可应用万用表法检测配电线路各分段的电阻,查找故障区域,并结合灯泡法明确具体的故障位置。
万用表法是指应用万用表测量配电线路的电阻,测量时检修人员需关闭线路的电源,保障电阻测量的精度,避免万用表被线路的较大电压或电流损坏;灯泡法是指将规格为100w220V的白炽灯串联到配电线路中,如果白炽灯亮起,则表明配电线路无故障,反之则为短路故障区域[3]。
2.2.2短路故障的维修技术
配电线路短路故障的引发原因较多,检修人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原因涉及以下几点:第一,金属元素分析。配电线路悬挂的异物、汽车撞到杆塔或吊车碰到导线设备等现象,均会引发金属性短路故障。检修人员在发现某一区域停电后,需沿线检查导线,找出短路故障的具体引发原因,采取针对性维修措施。第二,跳线断线分析。配电线路的长期运行或超负荷运行,均会导致跳线断线问题,引发短路故障。就此,检修人员需全面检查配电线路的导线状况,存在导线断裂的部位即为短路故障部位。第三,器件故障分析。配电线路的零克熔管、刀闸等器件的故障,将会引发短路故障。就此,检修人员需检查零克熔管是否存在拉弧或爆炸现象;刀闸是否搭挂异物,排除器件故障,找出短路故障的原因。
3检修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在输电线路的安全检修工作当中,现场终端和后台管理系统共同组成了系统结构,而现场终端对于检修现场的重要设备与位置可进行状态分析,从而将这些内容传输至远方的后台管理系统当中,如系统出现异常可及时地进行警报并采取控制方案。后台管理系统包括检修方案设计、安全管理设计、检修状态分析等多种模块组成,不同的模块负责不同方面的功能管理。检修方案模块按照标准化设计来进行调整,对于一些需要检修的项目和现场情况能够预先地设计检修指导方案,然后开展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而安全设置模块则是整个模块的核心部分,在准备阶段开展的安全措施能够保障相关人员在检修环节对所有设备进行记录并监控。检修人员将所有的安全管理信息进行定位后,将其与检修过程信息展开合并并在地图上做好实时显示,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直观清晰的检修状态信息。评估模块将检修人员传递的检修过程信息进行分析后,就可以将这些涉及到的文字、语音资料等按照设备检修和规范,对目前的输电线路检修工作进行评估,一旦安全措施产生异常系统会进行报警,使用人员借助系统的管理模报警设置模块中包含不同的语音通话方式,检修过程中的信息都可被传输至检修管理人员处[4]。
3.2安全措施技术
输电线路的安全措施管理系统当中,如何有效地获取检修现场的设备信息和状态信息显得至关重要。以高精度GPS定位技术为例,作为以空间卫星为基础的无线定位系统,可以以此为基础获取重要的三维速度、精确信息。为了保障结果的精度,通常会通过增加计算卫星数量的方式来进行导航定位,但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计算效率比较低,整个计算过程也会变得不够稳定。因此在检修环节当中,现场的终端设备和后台管理系统间应保持密切的通信管理,尤其是当输电线路的跨度较大时,数据传输单元能否有效地实现现场信息传递,为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工作提供信息参考也成为了工作的关键点[5]。
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安全检修管理措施需要借助系统和管理技术的支持,才能最有效地获取输电线路的检修状态,以便于相关人员获取输电线路检修信息后采取控制手段,预防因安全措施疏漏导致的安全事故。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建立智能的安全监测系统将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元.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检修及施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0(03):154-155.
[2]曾健.输电及高压架空线路检修及其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9):25-26.
[3]伍欢,李敏.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检修及施工管理的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2):256-257.
[4]刘鹏.冶金企业电网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J].冶金动力,2020(01):21-23.
[5]刘宁.输电及高压配电架空线路检修及施工[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