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杭州市临安区中医院 311300
【摘要】目的:评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中,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加减的重要价值。方法:取6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者加以观察,因治疗法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为1组,行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的患者为2组。结果:治疗后,较之1组,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体困重等评分降低幅度均较为明显;治疗后,较之1组,2组患者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降低幅度较大(p<0.05)。结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中,穴位贴敷+加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效果更佳,值得应用。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
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即为慢性支气管炎,气喘、咳嗽及咳痰等均是该疾病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该疾病属于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1]。而肺肾阴虚证即为肺肾两脏阴液亏损不足、血热内扰表现证候。有研究显示,治疗上述疾病行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具有重要优势[2]。本次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炎肺肾阴虚证者,行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治疗,并分析其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取62例慢性支气管炎者加以观察,患者均属于肺肾阴虚证,因治疗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患者均选自2017年11月-2019年12月。1组患者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2.39±3.47)岁;2组患者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3.67±3.52)岁。患者治疗前后基线数据保持均衡(p>0.05)。
纳入条件:患者均确立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均认为患者属肺肾阴虚证;患者、家属均了解此次观察,同意参与。
排除条件:肺结核;心脏病;支气管哮喘;食管反流综合征。
1.2方法
1组—常规西药治疗,如头孢拉定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头孢拉定胶囊(生命科技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924),每6小时服用1次,每次服用0.25-0.5g。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81),每次服用10ml,每日服用2次。连续治疗3周。
2组—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穴位贴敷治疗,具体如:医护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疾病情况,针对患者不同情况选择穴位贴敷。穴位贴敷药物选择沉香、半夏、吴茱萸、黄柏等,进行粉碎,加入适量姜汁、药粉,调至糊状,敷于穴位,穴位取肺俞、肾俞、三阴交、涌泉等,每5日换药1次,连续贴敷3次即为1疗程。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选择生地、熟地、玄参、麦冬、白芍、百合各12g、川贝10g、桔梗8g、甘草2g、生大黄为5g、当归6g等材料,加入适量水,中火熬制,适宜时间后取汁,再次加入水重复熬制,将两次取汁混合均匀,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日1剂,1周为1疗程。另外还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针对上述材料加减调理。连续治疗5-6疗程。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3],参照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其中包括患者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体困重等,每项分值1-4分,每项分值越高,患者症状越严重。
(2)统计两组患者咳嗽症状,参照咳嗽评分表[4],严格记录患者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每项分值0-3分,0分为未见咳嗽症状,1分为偶尔可见短暂咳嗽,2分为日间、夜间咳嗽较为频繁,3分为咳嗽剧烈、已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4统计学分析
取SPSS19.0,检验中:计量资料(x±s)—t,计数资料—χ2,p<0.05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
治疗后,较之1组,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体困重等评分降低幅度均较为明显(p<0.05),见表1。
.png)
2.2 咳嗽症状
治疗后,较之1组,2组患者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降低幅度较大(p<0.05),见表2。
.png)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者,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等疾病,长期不愈,严重者可引发肺动脉高压。故患者发病后,需要及时选取有效措施治疗,改善预后。常规西药治疗该疾病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且可引发不良反应,加重疾病发展。中医认为该疾病主要由脾虚、肝火、肾虚等,累积肺所致。本次研究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以肺俞常见症状、虚热之象并见为依据,强调补肺益气固表、滋肾纳气、调理阴阳治疗,扶正补虚、祛邪止咳。中医治疗中,需要联合内服外敷,才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恢复。外敷—穴位贴敷属于较为方便、简单的治疗方法,贴敷后可快速使药物透过皮毛吸收,联络脏腑,发挥较强药效作用,故被多数患者广泛接受并认可[5]。内服—百合固金汤加减,该药剂包括多种中药材料,具有滋养肺肾的作用,同时可止咳化痰,达到治疗标本兼治的目的,使得阴阳平衡,健脾益肾。
总而言之,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者治疗中,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更具有优势,可有效缓解患者咳嗽等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淑铮. 穴位贴敷和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对比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35):162,164.
[2]谭延琦. 中医辨证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007):180-181.
[3]赵洪霄, 李英, 杨爱萍,等. 穴位贴敷联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的疗效和机制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20, 40(06):136-139.
[4]肖彬, 李雪松, 薛莎. 止嗽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 019(004):436-437.
[5]汪鲁运.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 2017, 7(001):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