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伟 梁志伟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建筑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时,应按规范和方案进行施工前的预控和检查,并结合工后验收。各方责任主体要加强安全技术保障和监督。是避免建筑事故、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城市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支撑;措施
前言:
模板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模板的质量检验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模板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以技术和材料为主要发展方向。为提高模板支撑的可靠性和科学性提供了重要保证。目前,高层建筑模板施工尚处于研究阶段,其应用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1.1承载力低
根据建筑体系施工性质的特殊要求,在实施模板支撑体系时必须考虑承载力体系的具体要求,并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掌握安全设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模板支撑设计过程中存在材料偏差、材料和刚度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多数施工企业在模板体系建立前没有考虑到重要因素,导致模板支撑体系设置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可靠度的逐渐降低,承载力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增大。
1.2利用率低
支撑体系对承载力有严格要求。在设置过程中,建筑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其中木材是主要材料,建筑材料的消耗量相对较大。为了实现废旧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有必要对其进行再利用。模板支撑系统周转次数不多。如果不能重复使用,将增加建设成本。
1.3施工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在施工阶段,模板支撑体系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阶段,多数施工企业不聘请专业模板安装人员进行实习,由木工负责模板安装工作。许多工人对模板的承载力缺乏了解,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其他事故。
1.4施工工艺落后
考虑到施工系统的具体变化,在后续应用阶段,应根据工艺对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和处理。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施工工艺落后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支撑体系,对模板支撑体系认识有限,施工工艺落后,降低了模板体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建筑施工模板支撑注意事项及完善措施
2.1制定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是指导整个施工过程的总文件,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在制定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各种施工情况,预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从而研究和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施工质量风险。在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要确定和理解总体施工方案,以便更好地设计相应的施工工艺。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工艺也是方案制定的重点考虑因素。施工工艺的制定和施工辅助措施的安排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保证。
2.2做好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计算分析工作
在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为了准确掌握模板支撑的承载力,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和施工材料性能进行计算分析。在计算和分析过程中将涉及到许多技术参数。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规范中规定的参数进行计算。由于外界因素对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的影响,需要技术人员对计算结果进行严格的实践验证。通过运用力学原理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各项参数进行科学计算,可以帮助施工技术人员确定模板支撑体系不同建筑材料的承载性能、荷载性能和应力值。
2.3加强施工前的检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模板材料能满足荷载条件,并定期对承重模板进行检查,形成检查记录,方便下道工序施工。模板检验记录分为两部分。首先对模板各部位进行登记,保证工序交接时,便于下一步施工。其次,所有的记录数据都作为支持的参考数据。使模板支撑体系能更好地应用于施工中,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在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中,应更换损坏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模板的可靠性。
2.4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材料用量及利用率
我国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严重的浪费现象,在建设过程中也不例外。施工人员问题导致的原材料和构件损坏是最常见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更换一批新的原材料和元器件,这是造成原材料浪费的最根本原因,板材配套材料相对价格较高,由于这些浪费,项目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另一个原因是我国模板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够成熟,这也是造成材料浪费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模板支撑材料的选择上选用优质模板,并有施工技术人员监督,避免材料浪费的发生。在模板生产技术方面,我们不断与国外交流,不断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全方位提高我国模板支撑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利用率。
2.5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起步较晚,施工技术和技术还比较落后,这是制约我国建筑模板支撑可靠性提高的最根本原因。在施工中,最主要的技术内容是模板支撑。模板支撑所用的每一个构件和原材料都决定着工程质量,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导致整个建筑的倒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选择专业的模板支撑设计人员,以保证能够设计出标准的模板支撑结构图。还有一点是,对于一些工程量大、模板支撑设计要求高的工程,必须有高级工程师对模板荷载结构骨架进行监督、质量检查,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最后一点是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模板支撑技术培训,这样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模板支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模板支撑的可靠性。
2.6加强对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执行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施工模板支撑系统执行人员的培训,有利于顺利实施过程,提高支撑系统的可靠性。加强施工模板支撑系统执行人员的培训,包括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也有所不同。对于管理者来说,要注重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支撑系统可靠性的认识;对于执行人员,要在增强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加强技术能力的培训。其中,所谓提高其安全意识,不仅包括自身安全,更包括安全意识建设的重要性。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做到协调统一,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任务执行效果也可能超出预期。这样,支撑系统的可靠性将大大提高。
2.7增强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模板支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施工前,安装设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做好沟通和交流,通过沟通更全面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更有利的支持。②严格按照模板系统安装规范施工。施工监理人员应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对不符合要求的作业现象及时处理。③注意搭接接头的选择和承接。模板搭接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对接方式,避免立管搭接现象。
2.8模板支撑系统风险评估
为了保证模板施工的可靠性,有必要成立专业的风险评估小组,对模板支撑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估。具体来说,就是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进行风险评估,从而确定和量化模板支撑系统相关的风险因素。根据允许的危险范围,确定模板施工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模板施工的风险。在模板施工过程中,企业可以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对模板支撑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价,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施工的相关规定,严格监督安装模板支撑体系过程中的人员、技术以及材料等,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研究[J].钱龙.住宅与房地产.2019(27)
[2]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探讨[J].邹俊星.建材与装饰.2019(16)
[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质量与控制[J].王银卿.河南建材.2018(03)
[4]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撑的施工技术分析[J].李盛飞.安徽建筑.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