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2期   作者:焦 韬
[导读]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砼结构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温度控制不到位或者施工技术不合理的话,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
        焦  韬
        天津市泛亚工程机电设备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04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砼结构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温度控制不到位或者施工技术不合理的话,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从而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要科学设计施工工序,认真组织施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混凝土建筑的体积较大,一般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要普遍大于或者等于80cm。正是由于其结构的厚实,使得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筑施工单位使用更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事实上,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材料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一般采取在大体积混凝土中适当添加减水剂(膨胀剂)的方法推动相关施工环节的有效开展,此外,还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并最终以此为基础推动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提高,并最终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
        2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2.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①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制中,粗细骨料决定了强度,只有科学的使用时,才会变得稳定。粗骨料应连续分选,细骨料应为中砂,以便制备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②外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最为主要的材料,进行选择使用时,一定要严格精准。尽量使用水化过程热度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在各种水泥材料中,最好的就属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低热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几种。混凝土的溢水量的大小与使用的水量有关。耗水量大,水的溢出量就越大,并且还与温度有一定关系。水完全溢出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③保证水泥含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保证安全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标准前提下,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以增加骨料和骨料的含量,从而显着减少单一混凝土水泥的用量,保证整体材料的强度与黏结度。
        2.2搅拌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施工过程中试验自检、抽检的有效性,确保材料的质量以及规格,对粗集料、片状料的含量与压碎值等参数必须进行质量检测,并且确保其能够达到设计标准。搅拌站的生产能力和摊铺设备需要相匹配,如果不匹配必然会导致摊铺操作的不连续性,出现设备等待材料的问题,从而导致多个接头位置出现温差,不仅提高了接缝的施工量,同时也讲解的影响了整体平整度。对此,在施工设备的配置过程中,应当确保搅拌、运输、摊铺以及碾压设备的配套性。
        2.3振捣、浇筑在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一般都会采用分层浇筑、分段浇筑的方式进行,并根据不同项目施工方案以及项目施工缝的条件来进行浇筑。混凝土结构浇筑厚度,需要按照不同振捣器以及不同混凝土运动方式来确定,目前比较常见的浇筑厚度分为两种,如果泵送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要控制在60cm范围以内。如果使用非泵送的方式进行浇筑,可以将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就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不论通过分层浇筑的方式施工还是通过推移的方式进行浇筑,相关施工人员都必须要合理的控制项目施工时间,并保证项目施工时间在初凝前。工作人员在对土木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振捣的深度,还要对振捣的时间进行控制,提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光滑性、紧密性。通过各种方式,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等问题。


        2.4摊铺
        摊铺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施工环节,这一环节对于施工设备的性能依靠程度较高,同时需要操作人员能够掌握有效的操作技巧。在施工之前,需要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具体质量需求,采用性能达标、结构参数有效并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摊铺设备,并且需要摊铺设备与搅拌设备相匹配。摊铺设备自身的质量应当超过12t,同时静线压力需要达到350N/cm,并且振幅以及振频是可调节的。摊铺的速度应当均匀,速度不能超过6m/min,同时需要按照搅拌设备、运输设备的供料状况相匹配,必须坚持不停机的原则。摊铺设备的瞬时速度改变会导致摊铺结果混凝土的粗糙度存在问题,振捣的间隔不均匀,从而降低整体平整性。
        2.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管理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处理,如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并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以避免混凝土内部水分散失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并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预埋温度计内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从而确定混凝土表面铺设保温层的厚度及种类,将混凝土内部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及环境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在养护施工时,采用“升温散热,降温保温”的原则进行施工,升温散热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湿作业,而无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处理;降温保温是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以免因温差较大而在混凝土内部及表面产生较多或较大的收缩裂缝,从而影响基础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3.1优化设计大体积混凝土配比
        在设计混凝土配比阶段必须大幅减少混凝土的隔绝热量升高温度的能力,采取一定能够延长混凝土凝固的措施,从而不会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由于温度作用出现裂纹的现象。在开始设计配比的过程中,能够在确保混凝土塌落度以及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粒径较大集料以及掺合料的用量,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单方混凝土水泥的用量。在确定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比之后,必须适时检测混凝土有关的水热化,必须在检测出的水热化达到施工的标准之后才能够开始生产大体积混凝土。
        3.2掺入膨胀剂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掺入膨胀剂是预防其发生裂缝的最有效方法。膨胀剂的掺入可以使水泥浇筑后混凝土发生硬化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膨胀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水泥水化的强度。此外,膨胀剂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削减大体积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力量和化学缩减的作用。
        3.3加强温度控制
        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裂纹是极其敏感的,通过应降低混凝土内水化热温度和混凝土初始温度,减少和避免裂纹风险。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地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纹的出现。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拌合水掺加适量冰块,降低混凝土温度.必要时用湿润草帘遮盖泵管。但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运行期的稳定温度。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应下降15℃以上。对一些厚度和面积都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内部应适当预留一些孔道。在内部通循环冷水或冷气冷却,降温速度不应超过0.5℃~1.0℃/h。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施工技术。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就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以及实现情况来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加以控制,尽量避免由于人为的失误所造成的材料浪费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还需要从设计、材料和施工等多个方面入手,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裂纹的出现,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章一夫,刘芳.建材与装饰.2019(24)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产生裂缝预防方法分析[J].迪里木拉提·阿布都克力穆.建材与装饰.20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