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天阳
天津市泛亚工程机电设备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04
摘要:现如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加速着各式行业的进步与规范化,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要求相对而言也更加需要进行信息化、规范化。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计算机通信控制、网络系统集成和信息安全等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本文就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1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用价值
1.1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
工程项目周期长需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活动本身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周期就是针对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所消耗的时间。生产或者建筑物施工通常比一般性的工业产品的周期要长,建筑物的生产周期少则1~2a,多的需要3~6a,有的建筑物由于特殊需要或者要求不同可能建设过程要长达10a以上。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总会经历季节性变化。露天施工对气候和季节的要求较高,因此,季节变化对施工的影响较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建立的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系统尚不能适应较长的建筑生产周期。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组织生产,有效缩短工期。
1.2质量文档资料的动态可靠管理
在工程施工现场,与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有关的一些文档资料,如: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工程管理资料、施工图纸、工程测量资料、工程施工资料等,存在量大且通过常规纸面管理存在保存量较大、查找不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如果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便捷准确检索、复制传递快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文档资料的动态可靠管理。
1.3有利于施工现场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数据种类较多,数据量较大,且存在不停变化特性,管理人员在实际质量管理工作中往往感觉到很难及时准确把握,若要随时准确掌握施工现场的动态质量数据信息,就必须注重施工现场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计算机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大量繁杂数据信息及时采集和有序归纳总结组织处理能力,能够大大提高施工质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效率。
1.4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效率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多样化、规模化,建设程序完善化,建筑工程管理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样化,例如在施工进度以及质量管理等多方面都包含着相当巨大的信息内容,如果是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就必然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与进度。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对管理的科学化以及系统化的目标实现有着积极作用。质量数据信息的沟通共享,是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监控管理的核心内容,各质量管理责任体间可以通过基于Internet网络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沟通互享,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间的数据信息、行为、资料、档案、图像等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传输共享,便于施工现场相关质量管理行政部门随时掌握工程施工现场动态,了解施工质量状态,节约项目经营管理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种资源,有效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效率且能降低质量管理成本。
2信息化技术在建筑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信息化技术应用建立区域网络,控制工程施工成本及材料采购
建立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和材料与采购管理、项目文档管理等应用系统。如材料与采购管理,采用了电子化采购软件。公司规定,材料登记不再使用纸质入库单,所有材料采购必须使用物资供应部的材料采购系统,工地采购员在线填写提交后经物资供应部物资管理员审核确认后方可打印,并经工地负责人签字后与发票一起粘贴报账。通过这一系统运用,公司对所有在建工程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从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价、采购人管理、商品库管理到采购计划、采购监督等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有效控制公司业务的施工成本。
2.2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工期管理环节的应用
首先,编制工程总体进度规划,形成网络计划。总网络支持子网络和项目工程分解结构(WBS)两种网络工作方式,设立阶段性任务里程。在项目工程分解结构的节点上进行资源的分配,并自动导入总网络中。通过总网络发布工作任务,由各个项目工程分解结构将任务分解,并且接收分包任务的承包单位的任务完成情况信息,反馈回总网络。由总网络进行实际进度的分析和计算,对实际完成任务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其次,进度管理模块是可以与其他信息模块相互连接的,将采购模块、合同管理模块、预算申请模块、计划调整模块等连接起来形成大型管理网络,实现建筑施工的动态管理。
2.3信息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制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指使用总系统、子网络和项目分解等方法制定阶段性的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项目具体分解形式对人力、材料以及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将分配结果录入系统中,使用系统对每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划分。并且将实际施工进度录入总系统中,在使用总系统对施工进度进行计算时需要将实际施工情况同进度计划表进行充分比较,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时需要寻找根源所在,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使施工进度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施工进度管理、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大的网络管理平台,从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管理,实现动态管理的目的。
2.4在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要按照遵守工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这种工作,实现对施工环节的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划分、质量管理等,都是信息化管理的内容,管理人员要结合不同情况,选取有效的信息技术。在项目质量标准中,管理人员要发展多样化,采取多模块的管理形式,区分管理项目,使其更加条理分明,并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在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中,还能够实现奖罚制度的信息化,防止施工中存在质量隐患,合理规划施工管理方案,做好安全检查和培训,降低建筑施工管理出现误差的几率。通过安保监控和防盗报警等智能化系统工程,加强工地内部秩序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安装了防盗报警系统,这不但起到了安保效果,项目部更是利用这一系统对工地现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习惯性违章和不文明施工行为,及时分析、指正、处理,从而真正有效地降低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使整个施工现场井井有条,促进了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建设。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优化施工管理方案,实现了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管理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同时基于Internet的信息技术,可使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领导决策人员站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宏观化和微观化的系统生产运营管理。因此,建筑行业要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徐慧嫦.建材与装饰.2018(01)
[2]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及问题[J].欧阳美兰.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