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修福
山东平邑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 273300
摘要:农业经济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整体国力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现阶段,我们将建设目标逐渐转向农业工程建设,让农业工业建设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新农村的经济管理模式也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经济管理模式方面,还是经济管理手段方面,都需要进行不断的优化与革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使农业经济管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摆在广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当前,需要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政策,完善配套农业基础设施,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乡村振兴。
1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激发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自主经营产业较少,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该采取积极的农村金融措施,激活农村经济的发展。例如,某地区发展水果种植业,并且为推动水果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建立了水果基地和公司,形成了产业化加工链,提高了该地区水果产业的经济收入。此外,通过产品深加工的方式,提高了产业的经济价值,为盘活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该种手段和措施能有效地提升农村的整体经济实力,为促进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2实现对农村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和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农村资源的浪费,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为此,应采取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统筹分配农村资源,让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向着均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尤其对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管理应该渗透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加之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可以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方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形式,不断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产业升级。
2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2.1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做出专门部署。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政府部门要制定符合实际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必须深刻认识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首先,以国家整体农业经济管理指导意见为依据,落实好国家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相关政策。其次,要深入分析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区切实可行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以保障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最后,当地政府部门要充分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完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经济管理体制,同时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奠定农业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
2.2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步伐
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要紧跟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步伐,建立一套完整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以覆盖农业生产至交易的各个环节,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畅通农业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查询渠道,便于农业生产主体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活动。实现农村信息化智能化可以带来以下好处:首先,可以大大降低管理工作量,减少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需用量,节省农村经济管理成本,同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其次,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便于利益相关者查询和监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让群众心里透亮明白,避免产生和及时化解矛盾;最后,能实质性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信息化手段通常可以实现实时管理,智能化可以自动发现错误信息,便于及时纠正,比传统的人工管理更加准确高效,管理效能大幅度提高。
2.3不断优化生产组合
农业经济管理的生产组合指的是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只有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项生产要素按照合理的配比进行相互作用,并且每个生产要素都处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状态,才能彻底有效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化晚上和发展,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整体进程的快速进行。
就如土地资源生产要素与机械设备生产要素二者的生产要素组合,农田水利设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田间积水过多的土地资源情况,其应用的农田水利设施应是排涝方向的基础水利设施,如倒虹吸、下田涵和输水管道等;对于干旱情况严重的土地资源情况,应应用的农田水利设施应为抗旱功能为主的基础水利设施,如大小型灌区、蓄水池和水井等。不仅是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与优化,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与优化也是如此。通过将各项生产要素科学的优化和组合,农业经济管理的机制和方法也能得到快速完善,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4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互联网建设
在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时候需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农业发展过程中想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互联网信息平台,重点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将农业产品与电子商务相融合。互联网+时代下能够使信息实时性得到提升,想要增加经济收益就需要掌握农业市场信息。在农业生产中,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够用于农业机械,还能够用于产品营销。农业工作者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及时了解行业信息,促进农业经济得到增长。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扩大农产品宣传、销售范围,扩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可以实现新型的农业订单营销模式。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制定合理的制度与政策有效维护农业工作者的基本收益,引入电子商务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农业产品的精细化管理。完善的农业互联网建设不但能够为电子商务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为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提供支撑。相关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农业具体发展过程,尤其是通讯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关研究人员还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发展模式的更新,从而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还能够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全面发展。而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则是市场需求,其工作中心就在于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导向。因此,农业经济管理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和完善农业生产要素的组合,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事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秀梅,王秀云.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吉林农业,2017(24):51.
[2]李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4):22-23.
[3]张建凤,高省.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