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2期   作者:武婷婷
[导读]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为了能够促使经济得到更加稳定的增长,开始加大新农村的建设力度。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无法和城市相比较

        武婷婷
        山东平邑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省 273300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为了能够促使经济得到更加稳定的增长,开始加大新农村的建设力度。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无法和城市相比较,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希望能够拉近城乡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这一情况。农村经济一直难以得到快速发展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后,所以应当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促使农村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路径;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大力发展有利于经济实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国泰民安。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始终是国家进行农业改革的关键。农业经济管理是指根据当前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政策、社会情况及市场需求进行相关操作,首先要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农业发展目标,其次要对农业生产各环节进行规划,使整个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更加高效有序。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趋势
        1.1管理信息化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每一个行业在发展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也朝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阶段,信息化已经得到了普及,渗透在农业经济中的每个环节。在技术上实现信息化,将农业科技融入到实际生产中,才能够在生产力上发生重大转变,从而使得农民收入不断增多。在农业经济管理上,只有让相关管理人员自身拥有良好的信息化意识,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农业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农业管理、生产等方面信息进行处理,为农业经济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1.2产业化管理
        当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时,农业经济将获得高速发展。随着有关农业合作的相关政策实施,各类合作组织开始出现并得以发展,与之相关的中介机构同样获得了快速发展,借助利益政策促使农业经济实现产业化发展,而这也能够促使农业经济市场化的组织形式得到提高。由于很多大型企业深入农村,农民在企业带动下于生产上已经实现了标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品质,还形成了很多非常优质的生产基地,以便能够满足企业在生产上的需求,激发更多农民热情参与其中,从而促使农业经济获得良好发展。
        1.3转变管理思维
        在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在农业经济管理上已经迈入新的轨道。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在每个环节中都得到了渗透。在开展农产品经济管理时主要是重视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还要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人们在环境保护上与可持续发展上都应当给予一定的关注,应当采取措施改变当前农村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对农业经济管理上所采取的方式加以转变,而这些都是在思维上所发生的转变。此种转变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能够在新时代起到重要作用,促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也能够得到提升。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措施
        2.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我国农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制度创新与完善过程中,一是要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二是要转变农产品浅加工的现状,不断开发出多种类型的消费产品,以扩宽农产品消费市场,同时从产业链方面入手,进行农产品的创新开发,实现其产品的多元化;三是通过加强科技研究水平,全面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2.2建立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人员知识水平不高是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所以,新形势下,需要将建立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作为关键,把握时代发展机遇,不断进行农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应强化对相关农业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从而使其掌握到一些农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实施农业经济的创新与改革。对于培训工作的开展,可以邀请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向农业工作人员讲解一些含金量高的理论知识,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二,理论知识培训时,应注重实际的培训力度,要求农业科技人员均要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做到详细的了解。第三,待培训完毕后,还应立足实践,使其更加了解实际工作流程,将所学知识真正的用于实际工作中,最终创设出新型的农业经济技术。对于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而言,会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应重点关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会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
        2.3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息息相关,若想实现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需要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际工作过程中,应选择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对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做到详细了解,分析是否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若发现不足应及时强化基础设备配备,同时,还应引进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增加对当地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做好农业机械设备的保养及维护维修工作;其次,加大当地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将重点放在农业生产规模以及质量的双重提升上。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应发挥出农业知名品牌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农业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最后,对于当地的相关政府部门而言,应将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农户科学、合理的开展各项农业活动,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效益的有效提升。
        2.4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助益,只有生态平衡,农业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切不可为追求眼前利益而损害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各级地方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手同时抓,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使农业生产规范化。各级政府还要广揽人才,研发绿色技术,通过政策扶持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5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首先,为保证农业经济发展实效,应与农业资源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各类资源的充分运用。其次,合理划分各类农业资源,进行资源的科学分配,从而促进农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例如,当地村委会或者合作社,可通过信托金融机构实现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的集中管理,在专业的企业管理下,进行规模化种植,并依据严格的标准实现规模化的种植管理,通过这一措施,有效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现阶段,发展长城乡农业经济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于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果。当前,国家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在此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应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度,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用科技的力量提高管理效率。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姚长林.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南方农业,2019(8):79-81.
[2]王丽.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5):24.
[3]连艳丽.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村科学实验,2019(2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