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时代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2期   作者:穆文茹
[导读] 我国农村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核心,其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穆文茹
        平邑县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中心 山东省 273300
        
        摘要:我国农村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核心,其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技术的成熟也标志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时代对农业经济治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业经济中的信息管理未来的目标也更加清晰。
        关键词:电商时代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引言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建设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农业作为我国第一大支柱型产业,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在电商时代下的影响下,农业经济水平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这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水平的支撑。所以,农业领域不断探索电商时代下信息化经济管理的应用并通过不断优化,促进我国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促进作用
        第一,有利于改变农业经济的模式。在市场化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的薄弱环节,因而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也还十分的缓慢。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推广运用,将带来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使得农业朝着知识型持续发展,形成知识型农业经济,给传统农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激发了它的活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实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竞争力,因此产业的强力竞争也随之而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要实现经济模式化、产业化经营,才能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第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个领域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以往农民对市场动态和需求情况不了解,信息闭塞,容易出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但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掌握更多市场信息,寻找销售渠道,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所以城乡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当前电商时代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必将影响我国传统产业,但也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的变化,农业经济管理也必须不断适应知识发展的步伐。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将深入深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市场的变化,适应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随着农产品需求的逐步变化,农民将继续使农产品和种植规模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农产品的不断更新,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实现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良好对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时代也促成了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需要农产品通过生产、运输、销售等复杂的流程过后最后才能能够到消费者的手里,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被消耗在销售和运输上,而农民的经济利益也受到损害。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直接跳过其中的各项复杂联系,加强农民与消费者的联系,不仅为消费者提供及时新鲜的农产品,还可以让农民能够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农业营销实践的变化是现代社会的进步产物,也是我国农业走上科技信息化的必然过程。
        3电商时代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策略分析
        3.1做好技术指导,加强资金投入
        由于农村地区在此方面起步较晚,因此单靠农户单方面进行学习探索是很难满足时代特色,提高建设质量的。政府方面应联合企业、行业,通过打造特色的电商建设项目,提升当地农户的参与积极性。当地电商建设管理小组,可通过学习国内优秀的电商平台营销模式,来打造符合自身建设特色的电商项目。

如联合当地县城的企业及政府领导人举办“电商扶贫农活节”进行直播带货,帮助整个地区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农产品售卖,通过扩大项目规模来提高宣传度与推广度,帮助当地农户通过亲身实践参与,了解电商营销的具体方式,积累自身经验。并对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奖励,提高其建设积极性,建设自己独有的直播间,增加网销订单量,并向其他农户介绍建设经验,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升级转型。
        3.2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化管理的意识无法根治于农民的思想意识,导致了农业信息化的意识很难推广,更不要说实际应用了。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是推广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所在,要做好这个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制定增强农民信息化意识的培训活动,同时也要做好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工作;打造农业信息化技能培训的平台,实现在线培训,拓宽农民信息化学习的渠道;组建专家团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能在培训指导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和农业生产较好地结合起来,增强农民的获得感。
        3.3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
        除了人才的引入外,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只有保障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如果光凭借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人才,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实现良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发展。所以,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关部门必须全面认识到基础设施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时更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积极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扶持政策。相关部门也应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国内外优秀的技术团队,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发展。
        3.4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加强互联网商务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实行网络信息化,不但能够促进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还能够保证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农业中各个环节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协调一致,以此促进农业信息体制更加合理完善、更加科学有效,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一定要严格按照农业市场内部的相关要求,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和内部牵制原则,设立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机制,以此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具体完整、真实可靠。农产品销售要根据自身管理系统选择一个安全的销售平台。消费者要购买农产品需要经过相关管理部门或有资质的机构官方认定的销售平台,通过专业的检测系统确定该平台安全合法。数据构造需要完整的控制系统。为了确保农民能够充分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服务系统和检查系统至关重要。在服务系统的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网络延迟和准确性。为了确保在线环境的安全,农民使用电子数据平台进行交易,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同时,相关政府单位和公安机关必须大力宣传,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农民被骗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构建管理体系,政府还需要调整系统流程,按照流程实施数据建设,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
        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了时代对新农人的要求。因此农村政府领导人应结合时代特色,加强当地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完善体系建设等提高当地农户的电商营销积极性,为振兴乡村建设,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力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东晓.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7):201-202.
        [2]向柯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策略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20(23):246.
        [3]杨炳志.电商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20(22):246.
        [4]刘颖会,刘瑞芬.基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0(21):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