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列军
33068219811027****
摘要:机电设备运行前,应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气保障,需开展有效的安装调试及维持电气系统稳定运行的工作,及时发现机电设备电气在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以此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发现故障问题时,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消除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常见故障;应对策略
引言:设备电气的稳定运行是机电设备运行的基础,在安装调试运行中的故障需进行防范及时处置,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针对其中常见的故障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电气的安全可靠性。
一、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一)机电设备电气安装中的常见问题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是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对这一工作的把控,否则会出现以下常见故障:
1、电气绝缘不足
电气绝缘不足可导致漏电、保护跳闸、触电、火灾等事故,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主要原因有:
1)使用不合格电器元件、线缆、柜体等;
2)施工中运输、保管不当或施工中作业不规范损坏绝缘;
3)产品的设计不合理,如电柜内电器元件布置间距小于规范要求;
4)线缆头压接不规范,裸露带电金属体支撑未按规范设置或间距不足,绝缘未按要求施工;
5)设备存放环境不满足要求,设备受潮或结露、污秽、腐蚀;
6)未设置电气屏蔽或电气屏蔽措施不当
2、接地电阻阻值过大
接地的目的是保障用电安且,有消除漏电,避免雷击,消除感应的用途,系统的接地阻值要求:交流工作及安全工作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防雷保护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对于屏蔽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时,不应大于1Ω。导致接地阻值过大的原因:
1)接地装置的材料不合格;
2)由于接地体埋设不规范,接地线安装施工工艺不合格;
3)接地电极处土壤过于干燥或阻值过高;
4)接地线截面积选择过小;
5)外力的破坏、接地线断路或施工中偷工减料等;
(二)机电设备电气调试中的常见问题
开展调试工作前,要对设备的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查询相关资料数据,结合设备的出厂报告开展调试工作,调试中常见以下故障:
1、电流超限故障
电流超限是运行电流高于机电系统或者电器元件所规定的额定电流,电流超限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有:
1)元件选型过小、超负荷运行、传动装置故障摩擦增大;
2)电气缺相运行;
3)电气元件保护装置整定值设定小;
4)绝缘不足漏电;
5)操作方法不当或者负载过大等 ;
2、短路
电气短路是严重故障,会引起极大的短路电流,释放出大量的热及弧光,会损坏设备、电器元件、线缆绝缘、引起火灾、触电或弧光伤害等。主要原因有:
(1)电气元件及负载设备的损坏。如设备绝缘损坏或不足、设备受潮;设计、安装不当所造成的缺陷发展成短路等;
(2)环境原因。如恶劣气候环境,高湿低温而结露;遭受直击雷或雷电感应时过电压而绝缘击穿;
(3)人为事故。如带负荷拉闸、带接地合闸,人为接错线短路或小动物进入形成短路事故。
3、缺相
缺相会导致机电设备动力不足,运行噪声增大及温升快,如保护装置不能及时动作,会损坏设备与电器元件。主要原因有:变压器本身发生某相或相间短路、断路、接地,电源线断路,熔断器烧毁,电器开关故障等。
4、电压异常
出现超出机电设备额定范围的电压异常,对机电设备运行影响较大,一般由于变压设备输出电压超范围,配电线径不足或输电线路过长等。
(三)机电设备电气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机电设备运行中一般常见为机电设备电气寿命终止未维护或日常维护不当、操作人员技术能力不足、违规操作等。
?二、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故障的有效应对策略
(一)加强安装施工管理
高品质的施工是降低故障的根本,除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进行培训考核外,还应注意以下:
1、严控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按设计文件为指引,针对使用环境条件,采购满足要求的合格产品、在产品规定的仓储环境中妥善保存,确保安装中材料满足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在安装调试中具有指导作用,施工人员应将施工方案作为指引,提升工作的质量及效率,需要加强方案的重视、必要的技术交底与培训。还要落实相应的责任制度,对于每一工作环节中的细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落实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整个安装调试工作安全有效。
3、BIM及CAM安装技术
基于BIM机电管综模型,可进行施工预安装、可视化技术交底、碰撞检测,将机电设备电气部件参数化,利用CAM进行工厂化预制技术,提高安装部件质量,减少安装误差,改善作业条件。部件组件在工厂中预调试,工厂中设备精度高、环境条件好,能有效排除电气潜在隐患。
(二)电气调试故障问题的有效处理措施
在机电设备电气安装完成,熟悉设备性能要求后,采用有针对性及可行性的方法,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工作是检测安装质量及保障运行的基础,调试人员专业能力及素养要达到相应得工作标准要求,才能开展调试工作。按“先机械后电气”、“先局部后整体”、“先控制后动力”、“先弱电后强电”的原则进行调试。
1、要对电气设备的电源情况予以检查,防止电源故障;
2、对机电设备电气在空载及带负荷等情况下的具体运行状态,进行全面、周密的检查,结合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调整;
3、对继电保护的整定值予以核对,在整定中,还要确保设备能够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三)机电设备电气装置运行故障问题的有效处理措施
机电设备电气装置运行后的自然磨损、使用寿命到达均会产生故障,故障处理采取“口问、眼看、耳听、鼻闻、手摸、表测”六种诊断方法,按“先机械后电路,先简单后复杂,先外部后内部,先静态后动态,先公用后专用,先通病后疑难”的原则进行故障处理。
1、编制机电设备电气故障维修方案
对于较复杂的或对安全危害较大的电气故障,应群策群力,层层把关,要根据设备电气装置的实际情况,明确运行故障问题,编制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同时还要严格遵循相关工作制度规范及法规条例,贯彻落实编制出来的处理操作方案;
2、机电设备电气故障履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在对机电设备电气装置进行试运行时,需将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详细记录,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试运行结束后,要将其移交到使用单位,形成设备电气初始基准参数,后续的设备故障处置及维护效果进行对照比较,评估设备的状态及性能。
3、新技术在降低设备电气故障和自诊断中的利用
利用设备电气监控监测技术,对设备电气的温升、电流、电压、相序、频率等进行监测,设定警报阈值,对报警信号进行编码输出,利于快速查到故障部位进行处理。
4、物联网新型设备电气监控技术的应用
利用电气电弧、短路、电流、电压、电气火灾等探测器、剩余电流互感器、温度传感器、远程断路器、无线模块等接入物联网设备控制管理系统平台,形成智慧设备电气监控报警系统。收集设备实时运行信息、故障报警,与手机APP实现互联,具备权限的管理人员还可进行远程操作。 电气监控平台具有隐患巡查、隐患处理、隐患记录、隐患提醒、工单处理和隐患批量处理等隐患管理功能,对平台监测到的所有隐患和遥控记录进行汇总,隐患记录可以选择曲线或者图表形式直观展示,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降低故障的发生。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电气安装调试是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电气运行的状态监控与故障预分析是设备运行的保障,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对各环节予以重视,在过程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若是发现机电设备电气存在的问题,那么就要及时选择先进科学的方式,对这些问题予以有效迅速解决,使得机电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柴国彦.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 036(001):173-174.
[2]罗其平.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 通讯世界, 2019, 026(006):244-246.
[3]刘江峰. 探析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03):359-360.
[4]卢刚. 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 科学与财富, 2019, 000(010):278.
[5]吴峰. 探析机电设备电气安装调试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