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田
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各行各业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在当前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美丽乡村规划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以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统筹乡村发展情况并进行统一规划,以此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更好地推进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步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探讨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发展对于乡村规划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从土地规划状况来看,工业用地与建筑用地在乡村用地规划中的所占比重逐年升高,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乡村景观造成了破坏,部分乡村的聚落景观甚至已经消失。同时,很多干部盲目照搬城市规划方案,改变乡村原有景观,甚至导致乡村文化未能流传下来。因此,如何实现继承与弘扬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是现代乡村景观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具体的地理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乡村建设布局,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避免乱搭乱建、占用公共道路等行为发生。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农村建设规划,反复推敲规划的可行性,保证规划能够顺利进行。按照制定好的规划建设,做到先规划后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维护群众的实际切身利益,倾听更多的意见,尊重意愿,认真负责做好相应的工作,获得认同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建设中来。生态优先。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可能会拆除一部分设施,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保留自然生态,保留乡村原始特有的风貌,遵循农村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美丽农村建设成功的案例或是城市建设模式不能进行照搬硬套,要在适应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之上,加大开展农村绿化,突出乡村特色。整体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中需要根据农村的发展基础、人口多少、自然资源等差异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分类分析,再做好示范建设,保证乡村都有具体准确建设的目标,而后按照科学的规划展开建设工作,实现整体发展。
2城乡规划与美丽乡村规划概述
城乡规划设计的开展主要目的是通过城市和乡村的统筹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基于生态化和宜居化的原则来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充分依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优势,将各类文化融入到乡村中来,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以此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发展。在美丽乡村规划过程中,其在淮安入挖掘和保护农村现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乡村的优势,针对乡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以此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的乡村。
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
3.1继承与弘扬乡村文化,建设特色景观
乡村景观具有浓厚的地域特点,从而体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乡村文化作为乡村重要的无形资产,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继承、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有些乡村距离城市较远,受城市影响较小,因此还保留着比较古老的乡村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以及风俗人情,对于一些破损的历史古迹要进行维护与修葺。在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保留地方特色的原则,体现出乡村本身的特色以及风格,避免千村一貌的问题。
人文景观还与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有关,例如当地特色的服饰和食物、当地的传说、村民的宗教信仰、历史人物事迹等,例如定期举办的庙会、年会以及各种祭祀活动等。但是这些人文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中不被重视,因此逐渐被村民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西方的文化,例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同时现代婚礼也主要以西式婚礼为主,乡村文化的丢失也是现代乡村景观规划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贵州独山县就建立了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山寨,通过民族聚集的方式来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并且开发了当地的人文资源以及旅游服务业,对村民院落进行优化布局,营造了优美的聚落景观。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继承与弘扬地方文化,才能够建设美丽乡村。
3.2注重乡村景观的视觉形象
乡村景观规划需要符合大部分人的视觉感官,这就要科学应用生态学、工程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对街道、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构建出和谐的乡村景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乡村独特的文化特色。北方多以四合院为主,北京目前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四合院,也是北京重要的历史遗产;而南方则多以园林景观著称,如苏州拙政园。乡村景观与城市相比,不华丽也不统一,但是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不同于城市的视觉冲击,让人从嘈杂、紧张的环境中脱离出来,更加亲近大自然。因此,需要注意保护乡村景观特色,结合乡村景观的特点,营造和谐的视觉形象,从而凸显其美学价值。例如重庆市渝北区在生活性景观中主要使用了黄葛树、香樟、蓝花楹、栾树、合欢等乔木进行绿化,能够丰富背景林的色彩。
3.3注意空间规划,创造适宜生存的环境
传统乡村的空间规划主要根据人们的出行进行规划,乡村的街道与城市相比,更像是一种网状结构,将空间编制起来形成了统一的乡村空间。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过程中不能按照城市规划的特点,要考虑到乡村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在保护乡村文化的同时,要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不能忽略建筑的空间分布。同时要突出村子中比较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例如各种古建筑以及重要的建筑,例如村口的标识,村民日常聚集的地方。在保持村庄原有环境和风貌的同时,要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达到与当地村民生活习惯、价值观相符合的要求,根据村民的愿望为村民提供多种类型的房屋,从而提高村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例如增加庭院面积、增加山水亭榭等园林景观,为村民提供休息、娱乐的空间,采用现代绿化与传统庭院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绿地较大的房屋可以采取墙面立体绿化,对于绿地小的庭院可以种植小尺度的绿化或蔬果,达到见缝插绿、不留裸土的要求。
3.4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在当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强化乡村人文管理,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积极整合乡村现有资源,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各地政府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开展乡村旅游项目。并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与当地风土民俗相结合,使游客能够真正深入乡间生活,重视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结语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需要立足农村的实际发展现状,以保护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对乡村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运用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乡村发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为农村地区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文静.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1):101-102.
[2]刘宇霞,周娅,杨旭芳.探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J].居舍,2020(10):5.
[3]黄磊.城乡规划中的美丽乡村建设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12.
[4]蒋晶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J].江西建材,2019(6):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