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禹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建设的发展迅速,水利工程是我国水利事业建设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工程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结合在一起,在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运用研究?
引言
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遵循生态保护理念,所进行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生态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提升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目前,我国增加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力度,在新的社会时期,社会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我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兼顾绿色环境发展的要求,遵循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加强水利项目设计在兴修水利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并强化兴修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1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作用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一般都会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况和地貌,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周围的自然生态植被及动物分布等生态环境,这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往往是不可逆转的。比如对一些河流的改造,将自然水流改变为人工河流,虽然可能会使人工河流的流量增大,但是因为堤坝的使用会阻断河流,导致一些流段出现缺水或者是断流的情况,严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当地生物生态的生存繁衍。这种影响不光会导致动物的迁徙,甚至灭绝,同时对植物的发展和繁衍也是致命的。因为植物适应环境缓慢,周围环境的变化会使濒危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发生改变,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占据了主导作用,实现在水利建设过程当中不光要金山银山,还要绿水青山。
2传统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伴随当代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扩大,我国逐渐兴建起更多的水库以及跨水域河流水利工程。这些生态水利工程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对生态以及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水利工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在对河流区域进行科学规划时,未将河流区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同社会、经济发展当做一个整体来全面考虑,仅仅对河流开发利用进行规划设计,忽略了对水资源流域的分析,没有做到全面可持续发展。(2)忽略了水资源生态体系和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因此也就不能做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3)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忽略了河流出现泛滥区的情况。(4)水利工程忽略了对河流周边景观价值的利用。一般来说,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兴建水利工程能够有力地改变水文情势,能够对淤积的泥沙以及河道冲刷产生一定的变化,会对土壤、地震以及水质产生重要影响,还能够对水中的细菌累、鱼类、水生动植物等各种生物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能够对河口以及河流上下游产生不利的影响。(2)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能使人口出现大规模迁移,其中移民和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兴建的大问题,水库的建设,土地淹没问题,会造成人地矛盾更加紧张,如果安置居民不够妥当,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林开荒和水土流失等更多问题。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水利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河流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既能够满足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需求,同时也对河流周边的生态环境予以了足够程度的保护,并为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3.1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利建设工程通常是在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环境中建设的,且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量较大涉及到的内容也较多,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对施工所在地的河流湖泊等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而且人为的大项目工程对于自然界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运用的首要内容就是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建设当中,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设计和施工原则,通过对河流湖泊周边环境的实地考察,来切实保护水利建设所涉及到的河流湖泊及其周边动植物的生存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2提高水体自净的能力
水资源作为一项珍贵资源,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是当前我国整体发展的一项重点关注内容与需求,然而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却不容乐观,依靠人为意识地避免水资源污染是较为困难的,由此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对于净化水资源、最大程度地避免污染是需要予以一定重视的。水利建设的开展既是为了保障水资源的使用需求,同时也需要切实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涵养水源,在水体内形成一个净化循环系统,这一内容主要是依靠有机的污染物经过氧化作用后变成无机物,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可以增加鱼道等来确保水中氧气足够,有利于污染物的转化。
3.3科学开展河道改造
河流的水利工程建设通常需要对河道进行相应的改造,尽管河道的改造是为了水资源的更好利用,但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河道的改造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较为严重。所以加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能够将生态理念有效具体地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当中,在河道改造过程中,可以根据实地考察状况来设计改造内容。当前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依靠具有自然属性的生态措施如人工生态护岸等来进行河道改造,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指引下的河道改造当中,极为重视河道实际效用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当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河道及其周边原有的生态元素,使得河道的改造更加科学化、生态化。
3.4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处于全世界的较低水平。水资源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目前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状态不容忽视,所以生态水利工程在解决水资源污染和提高水源涵养方面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高质量、科学的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可以提高自身洁净能力。通过水资源的自我净化功能,分解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而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当中,要增加氧气含量,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才能使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能力得到提高。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还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利用生态学原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要原则,积极创新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促进水利工程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阳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18):293+296.
[2]梁天雨,刘树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0(05):21-22.
[3]于东平,孙秋婷.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水利设计思路[J].建材与装饰,2020(07):300.
[4]姜文.探究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3):153.
[5]邓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2):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