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2期   作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导读] 现阶段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建筑行业自身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须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
        崔峰
        山东省滕州市房地产服务中心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277599
        摘要:现阶段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建筑行业自身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须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技术水平,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持续的优化,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为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出相应的基础。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关乎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工程项目相关的利益方都应该强化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建筑工程的甲方,对于工程的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1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要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施工技术的管理上难度也更大。装配式建筑不仅具有普通建筑施工的特点,还具有工程量大、周期长、安全要求更高、基坑深、地基施工程序复杂、涉及专业多等特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基、混凝土、钢筋结构等方面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分析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是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关键。装配式建筑地基施工具有规模大、造价高、地质情况复杂等特点,在地基施工技术的管理上应予以更高重视;钢筋混凝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是决定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的关键。在混凝土的配置上,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强度测试,保障混凝土性能符合施工要求,同时通过开盘鉴定等方式检验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需要对泵送流程进行完善并做好监督管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结构施工技术的要求更为严苛,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焊接、绑扎、吊装等各个施工流程进行管控。
2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难度增加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高空作业,建筑工程规模庞大,工程环节繁多复杂,工程周期也比较长。这些特点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往往只重视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而忽略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在技术管理方面力度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5]。
        2.2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非常复杂且内容多样,受意识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在制度制订中存在着制度类型不全、内容不具体等问题,如缺乏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等,在制度内容的确定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全面、不具体的问题,制度及其内容的不健全直接影响着施工技术管理的效果。
        2.3材料质量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这对于保障建筑施工质量而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行业内在我国许多建筑企业都普遍存在着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质量保障的重视程度,对此所导致的豆腐渣工程已经成为业界内一大污点。即便如此,各式各样的豆腐渣工程仍然不断出现,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形象。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不到位所导致。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不计后果地选择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就会导致残次品进入到建设当中,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最终成为豆腐渣工程,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4在施工技术管理中还存在着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
        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较长,企业在施工中往往更加重视施工进度,存在着忽视技术管理的现象,同时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着多种工种同时进行、高空作业等特征,在技术管理上的难度、工作量都相对更大,个别管理人员为了降低工作量,会对个别管理工作敷衍对待,导致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众多不规范问题。因此,监督力度上的不足是导致技术管理效果欠缺的原因之一[4]。
3应用分析
        3.1在预制梁及柱的生产制造中应用
        根据以往的工作分析能够发现,预制构件在实际进行生产工作的执行都是集中到了施工前,其生产效率的高与低会对后续施工进度的快慢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对于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高与低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预制工厂的设备是否先进。(2)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效率是规范。工作人员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模板,并且将模板放到合理的位置,之后对模板展开相应的清理工作,避免模板表面出现杂物,对模板的定位操作功能进行强化。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将其模具和套筒器相互连接到一起,将其放到钢筋孔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预埋件安装过程中的合理性,使其可让密封和固定的操作不会受到任何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有效开展混凝土浇筑操作,消除表面所存在的不平整问题。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工作人员还要对管道做好相应的检查处理[2]。
        3.2维护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维护阶段的管理过程中,利用BIM技术以及运营维护管理系统,甲方管理人员可以将建筑现场的维护信息,同步反馈给建筑承包方的管理人员,强化了信息传递的通畅性,同时,进一步帮助建筑工程施工维护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BIM技术以及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实现了高效的信息传达,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工程的维护成本,另外结合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动态影像资料,结合BIM技术分析手段,实现建筑工程维护阶段的动态化管理进程,进而将建筑工程的问题及时有效发现,并加以解决。动态化管理模式,是将建筑工程维护阶段的全部内容,进行24小时的监控和管理,降低了建筑项目甲方管理人员的监管压力。从而为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定位,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顺利开展[1]。
        3.3提高施工材料的控制力度
        如果施工材料不合格,即便是有最高超的施工建造技术水平、严格的施工管理都无法实现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完成。所以必须加强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的监督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施工材料的控制力度,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在材料的选购上加以重视,对主要材料进行采购和管理的过程中,采购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了解行业内的材料市场,对各个经销商、供应商都有充分地了解,对材料的工艺、质量参数、市场口碑进行充分地选择。在采购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对于施工材料的控制力度,采购人员和建筑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材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对不同厂家的生产水平进行对比,筛选出性价比最好的供应商,并且在最终签署供应合同之前,也需要到生产地进行实地考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手续、生产规模、实验室建设、工艺流程进行进一步地考察和了解,从而尽可能确保所选用的施工材料的高质量[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城市处于不断发展建设中,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建筑企业只有引进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更好地适应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筑企业要从管理机制、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更新管理理念,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对技术管理监督的重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高锋,赵炜,陈红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71-72.
[2]刘建苗.试论建筑工程甲方如何做好施工现场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20(09):158-159.
[3]龙云,路义晨,李长江,周里炀,王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2-43.
[4]张莉莉,郎松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与方法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46-47.
[5]任利忠.现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要点[J].居舍,2020(27):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