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2期   作者:齐彪
[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进步迅速,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产业的快速进步。

        齐彪
        北京通成达水务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进步迅速,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产业的快速进步。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显,直接影响了我国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要想实现节约化使用水资源,必须充分重视灌溉节水工作,这也是相关水利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完善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但可以提高灌溉的效果和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水资源消耗,有效提高灌溉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对推动我国产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
        引言
节水灌溉是促进人类和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积极加强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探究,并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引入生产灌溉中,对节约用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相关人员的深入研究,管道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同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只有继续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才能有效提高灌溉率和大面积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促进稳步向前发展。
        1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技术概述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技术,指的是将节约水资源的理念融合进水利工程技术中,以运用适量的水资源来完成灌溉工程,在工程中,保证水资源最大程度的运用,避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出现,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并且对于灌溉水利工程技术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水资源的节约有着推动作用。
        2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工程设计
水利灌溉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开展水利灌溉工程施工前,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工程设计,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保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都更加科学合理。在水利灌溉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在技术要求上存在不明确的情况或者项目在招标时存在不合格以及资金不充足等情况,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对于后期施工也会造成影响,不但会加大对质量控制的难度外,还会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在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并且应该选择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方案的设计,与此同时应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会审,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找到解决对策,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从而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另外,由于水利灌溉工程的特殊性,在招标工作上应加强重视,选择一些具有施工资质且施工经验丰富的单位进行施工。
        2.2管材选择
管材的选择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一方面管材的设计关系着整个灌溉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管材选择关系着灌溉工程的建设成本。如果管材选择不当,会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不利于后期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同时也可能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缩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寿命。一是选择球墨铁铸管、镀锌钢管等具有较强承载力的钢管管道。钢管管道能够有效抵抗外界的干扰,提升工程使用寿命。但与此同时,钢管管道的费用较高,容易造成钢材的浪费,在抗腐蚀性能方面也有待加强。二是复合型塑料管道。这类管道在较为小型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较常使用。一方面其重量较轻,施工运输及操作都较为简便;另一方面,塑料管道不会出现生锈等情况,抗腐蚀性能较好。但塑料管道承载力较差,不能够使用在不均匀沉降的地质区域内。同时,长时间应用易出现老化,可能引发管道断裂。三是应用硬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管材。硬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管材,具有质量轻、耐腐蚀、价格低廉等特性。两者的管材价格同样较为低廉,能够满足灌溉工程的应用要求。


        2.3渠道防渗
目前,河道输水是我国灌溉的主要方式之一。一般来说,运河系统的用水系数为0.4~0.5,相差0.3左右,这个数据表明,有一部分水并没有通过灌溉流向田地,而是以其他方式消失了。探究灌溉水分缺失的主要方式,一是灌溉方式中的渗漏,二是灌溉过程中的蒸发,其中渗漏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解决河道漏水之后,一般可以使运河的用水系数提高到0.6~0.85,分别比之前增加50%~70%,是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解决河道漏水的方式,根据渠道防渗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混凝土防渗装甲、石头(砾石、石头)混凝土的渗漏、防渗塑料薄膜(衬有土壤材料、混凝土或石材铠装的薄膜)。
        2.4管道输水
利用管道将运河中的水直接引入到田间地头,即为管道输水。这种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是当今国际上最常用的一种灌溉方式。管道输水的材质一般为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和金属管等,可以将水的利用率提高至0.95,实现2%~3%、最高可达到10%的增长率。目前,一般使用低压塑料管水,且管道输水投资费用很低,为100~150元/667m2,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管道实际开发用水。管道供水不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损失,实现了高效用水,还可以在管道输水的基础上建立喷水系统和滴灌系统。
        2.5地下管网施工
地下管网施工中,要充分考察当地的土质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管道的开挖。在进行挖掘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开挖,保证管道挖掘的深度、宽度都符合实际工程需要。在挖掘工作完成后,要对坑道内存在的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管道铺设的顺畅,防止管道破损发生漏水事故。
        2.6水源井施工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所有的节水灌溉技术都需要有水源井作为支持,它是整个灌溉工程的核心部位。因此相关的节水灌溉施工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水源井施工的质量。为此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的考虑灌溉环境,其中包括地形,泥土渗透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为合适的水源井建地。其次,在完成水源井选址工作之后,必须要保证水源井密封性,使水资源能够存储到其中不会渗漏。最后,如果需要灌溉地区的水资源匮乏,无法建设出水源井,那么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要有效的了解当地地下水资源的位置,并在离地下水资源最近的位置建设水源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源井能够准确有效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保证节水灌溉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最终有效的完成节水与灌溉目标。
        2.7提升施工和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在最大限度保证灌溉工程正常施工和完成后合理运行。在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完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除了有过硬的施工技术之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对于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上报,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
        结语
节水灌溉是现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终将实现,但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面临着大量的科研投入、实践过程、资金、技术支持等。既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机制来引导企业参与水资源的管理和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节水灌溉对发展节水、保证用水安全、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逐步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节约用水,发挥现代新型灌溉技术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姚鹏飞.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实施要点[J].乡村科技,2020(6):125-126.
[2]王鹏.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与实施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6):101-102.
[3]贾俊娜.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