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08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给排水施工是重要的施工项目,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后期的体验有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节能环保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建筑工程建设中给排水施工节水技术更加被重视,成为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在给排水设计中,要融入绿色技术,加强对节水措施的分析,确保人们的生活品质,并有效提升水资源及能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控制措施
1导言
结合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求及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节水及节能,有利于实现对给排水的科学设计,突出其应用过程的节能特性,避免建筑建设效果、应用价值等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在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保持其良好设计状况的过程中,应给予节水更多关注,实施好切实有效的设计工作计划,促使给排水节能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对其系统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丰富建筑给排水能耗问题应对中的实践经验。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重要性分析
经济建设中,我国越来越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研究,水资源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受到重视,人们的节水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当前的建筑行业发展中,节水理念也逐渐渗透,将其与建筑行业结合,应用到建筑行业给排水设计中,实现节约资源减少能耗。节水理念的不断深入,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和方式的推广,能有效降低建筑的施工成本,也能有效缩减建筑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消耗,避免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最终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给排水设计工作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将节水理念与建筑设计有效结合,提升施工人员对节水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一些建筑企业忽视了节水意识的应用,带来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市场中也存在一些给排水设备不能符合当前建筑施工标准要求,导致建筑后期使用中出现一些诸如漏水等问题,影响到人们的正常使用,建筑的体验感较差。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需要重视融入节水意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节约水资源,有效处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减少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3.1设计方式有待优化
一些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因既有的设计方式不够丰富,与其科学设计要求、当前的形势变化等不相符,从而减少了给排水设计中的技术含量及优势,相应的工作计划制定与实施中缺乏技术保障。具体表现为:由于对精细化设计方式科学运用缺乏思考,使得给排水设计中的技术内涵不够丰富,进而降低了其设计方案形成方面的技术水平,影响着节能型建筑建设效果、给排水系统设计质量等;因对信息化设计方式高效利用方面考虑少,使得给排水设计目标实现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导致给排水系统设计水平难以真正提升,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建设事业长效发展要求,无形之中加大了给排水设计问题发生的概率。
3.2节水及节能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某些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开展中,由于设计单位及人员对节水、节能技术的科学应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相应的设计方案缺乏有效性,制约着给排水科学设计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因对节水及节能技术的功能特性、利用价值等缺乏深入思考,思想上对它们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效果不显著,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当节水与节能技术的应用优势发挥不充分时,会使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系统应用价值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给节能型建筑建设事业发展中带来了阻碍作用,会降低建筑物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应用水平。
4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控制措施分析
4.1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
将节水理念与建筑设计有效结合,是当前建筑发展和人们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重视培养设计人员的节水意识,提升其对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效率,安排专门人员审查施工图纸和计划,对具体的施工流程进行动态监督和记录,了解不同部门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另一方面,提升人们的节水意识,加强宣传,引导人们节约用水,减少后期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4.2合理控制供水频率
生活中用户的用水量并非总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与季节的变化,每天用水量也会发生变化。举例来说,冬季的用水量会比夏季的相对要少,傍晚吃饭洗澡时的用水量会比平时的相对要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供水频率还保持固定不变,那么势必造成高峰时的用水紧张。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合理控制供水频率,采用变频供水等节能节水技术,才能更准确科学地管理好水资源的供应,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生产生活中也用到了很多常见的带调频装置的智能器具,如感应水龙头、感应小便器等,其在大量普及之下已初见成效。通过在建筑内增加节能节水设施设备,合理控制供水频率,必定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内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好的起到高效节能节水的作用。
4.3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
在提高给排水设计质量、实现对废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应对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进行充分考虑。在此期间,应做到:基于中水回用技术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可在丰富的化学手段及技术的作用下,对各种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将其应用于绿化及其它非饮用水领域,满足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中水资源高效利用要求;通过对建筑给排水设计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充分发挥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优势,从而达到给排水设计中废水再利用的目的,为节能建筑科学设计目标的实现及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4.4确保节水设备的质量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生活用水主要用水集中在大小便用水洗澡用水,因此要加强对这两方面用水的探讨,选用节水节能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使用要求,从而实现建筑节水,具体包括淋浴器的选用,厕所冲洗设备及管道等。一般的具有节水性能的沐浴器包括具备恒温作用的冷热水混合栓式设备,可以根据设置的温度,对温度进行调节,从而减少水温调配时间,还可以选择带定量停止水栓的设备,能根据提前设置好的温度,调配好所需要的冷热水量,避免造成冷热水的浪费。厕所设计中,可以选用带感应效果的冲洗设备,并选用具有节水性能的大便器,综合运用现在节水设备,提升建筑的节水效果。
4.5减压节流技术
在完成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供水质量及稳定性,增强给排水系统应用效果,则需要关注减压节流技术应用。在此期间,需要做到:加强减压节流技术使用,落实好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实现对其出水量的科学控制,进而达到水资源消耗量减少、节水设计效果增强的目的;基于减压节流技术的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要重视对减压阀或减压孔板的合理设置及高效利用,促使给排水系统运行中的节流效果更加显著,实现对减压节流技术的科学应用,不断丰富建筑实践中的节水技术内涵。
5结束语
总之,建筑行业的能耗巨大,尤其是对水资源的消耗。在当前我国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背景下,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到建筑行业中,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给排水设计过程中,要融入节水观念,并借助先进的节水措施进行设计,从建筑建设实际和后期人们的使用角度出发,分析当前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建筑的节水性能,实现资源的节约,提升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艳珊.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思路探究[J].低碳世界,2016(02):128-129.
[2]赵继淑.浅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12,29(08):62-63.
[3]刘晓波.探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J].江西建材,201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