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41052619901105****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管理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予以有效的保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展开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够使其相关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然而,对于现阶段我国建筑现场施工管理的具体情况而言,其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水平较低,并且其所采用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当前该领域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对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1导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该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的建筑施工不仅需要确保工作质量及安全性,还要满足用户愈加多元化的使用需求。因此,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丰富创新。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强化建筑稳定性,尤其在土质松软地区,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不过在施工实践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往往受环境、条件、人员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如何有效提升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
2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进行深基坑施工的重要前提是认真地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进行勘查,确定各项参数。因为深基坑施工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进行的,而且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特点都会对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前期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和测量,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前期对地质条件的勘查和对参数的测量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而且数据信息量非常大,这就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支护技术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危险性操作,如果深基坑支护施工没有做好,那么深基坑工程很容易产生支护不力的问题,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深基坑的深度变大,那么基坑支护的压力也就会变大。如果基坑深度增加,那么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应力需求变大,基坑的支护压力也会变大,对基坑支护的要求也就随之变高。
3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3.1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对土层锚杆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孔的位置及间距进行合理控制,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后。第一,定位与测量。施工人员应该立足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标准来定位锚杆位置,在此基础上展开测量工作,相关的质量安全负责人应该对测量定位进行复测,确保标高、倾角的准确性。第二,对定位与测量工作完成之后展开钻孔作业,在钻孔过程中遇到阻碍应该停止钻进,并对钻孔部位进行全面勘查,分析具体的阻碍原因,选择适合的钻头以及钻进方法,解决具体问题之后,再根据原计划继续钻进。第三,灌浆作业。要想确保锚杆的稳固性,需要对灌浆加固,对灌浆材料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还要对搅拌时间以及搅拌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做好灌浆前的准备工作,不能留有杂物,确保灌浆作业的顺利展开。
3.2钢板桩支护
综合所有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来看,钢板桩支护属于较为经济且操作起来相对简单的一项支护技术。该技术通常会应用于土质比较松软的地区,但由于钢板桩本就具有柔韧性,往往会由于支撑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而导致其发生变形。所以在实际施工时,一旦基坑支护深度超过6m,通常就会选择其他支护方式,而排除钢板桩支护方式,因为如果使用该方式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安全就必须设置多层支撑,而且在施工过后还需要额外对将钢板桩进行抽取。
3.3护坡桩施工技术
对深基坑进行支付的过程中,护坡桩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了钻孔压灌桩施工工艺,以此完成深基坑支护。对于该项施工技术来说,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较严重影响,污染也比较小,也使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域得到有效应用,该项技术在城市区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
对护坡桩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水泥浆浇筑可以对钻孔壁进行全面保护,完成浇筑之后,在将钢筋沙石等材料进行投入提升了护坡桩的强度。在施工的时候,需要使用钻机进行钻孔等深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对孔底灌注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浆液会不断向上反,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位置,此时可以将钻杆车撤离,将钢筋笼以及相关骨料投放其中,等到高压补浆作业完成后,可以使护坡桩成型。不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灌浆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灌注孔坍塌问题。
3.4基础排水防水工作
深基坑支护施工要在地下环境开展,容易受到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当前为了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开展,要结合施工环境情况做好对应的防水与排水操作。在防水技术选取中,要对施工环境中土层现状进行分析,设计对应的技术方案,拟定完善的施工应急方案。在排水技术选取中,要注重选取彻底性排水技术。深基坑支护施工与其他环节的施工之间存在差异,在施工开挖准备阶段,要将地下环境水分全面清除之后才能开展后续施工。深基坑施工会受到施工技术与环境要素综合影响,所以当前要在不影响深基坑施工操作基础上做好对应的排水工作,提高项目建设效益。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分析
4.1前期做好充足准备
建筑工程施工前,管理者需加深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认知,并围绕该技术的应用制订工程质量控制计划。首先由施工团队进行地质调查,从地质情况、地层走向等多个方面尽可能全面了解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并做好数据整理和分析。对于复杂或存在隐患的环境,要提前制定应对方案,尽可能提升施工安全性。其次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与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并能将该技术适当的应用于施工实践中。另外,还要细化每个施工岗位的具体责任,使其能按规操作,确保施工的安全及稳定。
4.2依照深基坑施工现状选取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施工阶段,要依照施工方案及支护方案选取对应的支护技术,结合施工地质变化现状及支护措施,对支护技术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调控,提高施工成效。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地质环境及岩土环境全面勘查,全面掌握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施工现状,避免深基坑挖掘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此外,还要对深基坑支护技术方案合理设计,依照施工环境条件及资金投入现状进行分析,为提高基坑施工安全性奠定基础。针对施工阶段存有的施工问题要采取针对性调整措施。
4.3对深基坑支护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将设计方案及时交给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可以对施工图纸进行细致分析,全面发挥图纸的指导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对基坑支护之中,设计的长度,类型,方案以及数量等,不可以随意改动,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了相关问题,施工人员应该及时与相关设计人员联系,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合理调整,不可以擅自决定。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终凝两小时之后,应该展开洒水作业,养护时间约为7d,对混凝土内部外部的温差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
5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该项作业,采用适合的施工技术提升深基坑支护质量,并且,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雁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43-144.
[2]焦隽隽.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河南建材,2018(06):28-29.
[3]赵晓刚.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01):99.
[4]陆文洲.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四川水泥,2020(0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