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22期   作者:陈欢
[导读]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各区域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速度较快,
        陈欢  
        身份证:34250119890321****
        摘要: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各区域城市化进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建筑工程项目担负了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建设安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前只有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有效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广大人民基本权益进行保护。
        关键词:混凝土;钢结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进步,其中,建筑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研究和提高建筑的工程水平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从而显着提高工程质量,施工速度和施工期间的安全性。
1关于混凝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1.1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浇筑技术分析
        在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是重要施工内容,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前要注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整合施工阶段各项浇筑要求,防止项目浇筑中出现较多问题。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还要对浇筑阶段钢筋数量进行精确化统计,做好各项统计数据合理分析,保障浇筑活动能稳定实施,促使固定经费能创造更高的经济发展效益。在浇筑活动开展前,相关浇筑人员要注重对浇筑主体内部集中清理。为了能提升模板平整度,要注重做好模板裂缝位置修补,浇筑活动要全面依照规范化流程来实施。在浇筑施工中要注重做好施工监管,防止出现劣质施工项目。要注重做好浇筑施工控制,依照具体施工任务、施工现状以及施工问题拟定对应的施工方案。在实际施工中当施工浇筑整体格局产生变化,对浇筑环境也会有较大影响。当施工浇筑人员掌握突出的施工问题之后,要及时能与上级部门展开沟通交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各项耗损问题进行控制,保障施工活动能长远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项目施工质量
        1.2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技术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技术中被使用的广泛,它已成为各种建设项目的重要结构选择,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劣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通常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气候因素。外部环境作为不可抗拒的因素,外部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动态变化会增加建筑项目混凝土结构的脆性。如果要完全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由于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施工后维护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将继续增加,在混凝土施工中应采用全过程控制技术。它可以通过检测技术节点来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地承受外部环境。
        1.3混凝土搅拌技术
        为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搅拌技术进行合理控制。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按照制订好的搅拌流程进行搅拌工作,重点对材料的投放顺序、重量和搅拌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结构搅拌时还需要用到搅拌机,具体的操作要按实际施工情况确定,在进行搅拌时要注意水泥首次投放料不宜过多,每次投放材料时要将搅拌机中的水泥清理干净,水泥的搅拌时间须按照施工标准确定。
        1.4维护技术
        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为环境温度和湿度选择适当的维护方法。一般而言,混凝土的硬化时间不少于7d,不渗透混凝土的硬化不少于14d,并且只有在相同条件下达到1.2MPa的试验压力值后才能使用混凝土强度。同时,在维修过程中,我们应密切监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并采用必要的方法减少损坏。
2关于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2.1钢结构工程的平面布置和结构设计
        在钢结构施工应用中,主要是用于布置整齐、凹凸变化偏少的建筑平面中。

因此当前在钢结构整体设计中要注重对风荷载作用全面考查分析。判定受到风荷载作用,建筑物整体水平位移情况,要注重强化钢结构抗侧力结构有效设计。在建筑项目电梯间、楼梯间设计中,正常情况下是设计为抗侧力结构。但是针对部分位移无法控制,但是属于施工允许范围内的变化,也能将厨房、卫生间等部分设定为抗侧力结构,抗侧力结构可以基于项目现状进行选取,划分为纯钢结构或是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
        2.2钢结构构件的吊装
        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因素为构建吊装时的速度与吊装的质量。因此,在吊装的时候需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依据结构的平面与立面的形态、结构的种类、塔吊的数量与位置、具体的现场施工情况等,进而确定吊装的分区与顺序。对于这种建筑方式,吊装的工作量是很大地,且工作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可以同时使用区域吊装与双机抬吊结合使用的方式。对于准备使用的构件,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对变形的需要进行校正,完全符合标准才可以使用,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
        2.3钢结构焊接技术
        在当前的建筑钢结构建设体系当中,钢结构焊接技术至关重要,其关联的焊接方式具备多样性以及丰富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焊接的水平以及质量。在实际运用的时候,焊接手段与方式方法也较为灵活,在具体连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保证其强度以及延展性。焊接作业在开展施工的时候会随着高温而出现变化,所以会对钢材当中的晶体实际排列情况起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在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对钢材料的脆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要想防止此问题的发生,技术人员就要根据有关图纸的具体设计要求,在多个方面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比如,在焊接作业的时候,应该完成好先前的准备工作,为之后保证焊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建筑项目开展施工作业的时候,把先进的钢结构焊接技术充分应用其中就变得十分重要,其能够保障整体建设作业的质量和成效。
        2.4高强度螺栓连接
        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其中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高强度螺栓以次充好问题,一般会使用普通精制螺栓代替高强度螺栓;(2)高强度螺栓连接面位置不满足规范要求,如表面处理、平整密贴、螺栓孔质量等;(3)高强度螺栓施拧未按照规范进行,如一次完成、未使用扭矩扳手等。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对钢结构质量的管理,实行旁站监督、平行检验方式进行,提高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的施工质量。
        2.5建筑施工技术中钢结构各个构件间的连接
        在建筑施工中,柱和梁的节点连接的过程,需要有严格的标准,并且按照此标准严格执行,将每一个部位都牢牢的连接在一起。连接时,需要注意钢柱和梁的连接大部分是翼缘板通过坡口焊接在一起的,而腹板的连接是需要利用高强度的螺栓副加双面拼接板来实现的。对于处于同一个节柱上的各个梁柱节点进行紧固的前后顺序为:①对柱子上半部分的梁柱节点开展禁固工作;②柱子下半部分的梁和钢柱的节点进行连接;③加紧牢固柱子中间部位的梁柱点。第三步是在前两步完全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的,在完成这三个步骤之后,连接工作就彻底结束了。
结束语
        在混凝土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维护共同的施工成果和各方的利益,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节能改造和升级。更好地依靠先进的施工措施和管理理念来促进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项目的质的飞跃,并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功.建筑钢结构施工和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58-59.
[2]李逢硕.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华建设,2019(11):170-171.
[3]陈全虎.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9(27):80.
[4]姚薇.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26):63.
[5]殷诚志.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16):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