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
烟台聚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摘要:建筑行业的风险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比较高,很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安全事故,伤亡人数也比较大,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要切实保障施工现场生产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文章对关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以及安全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专业人士作参考。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技术
引言
施工现场应当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这对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建筑施工现场往往人员集中,材料集中,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针对各类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各类负面因素对于现场工程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实现安全施工目标。另外,为了施工现场可以实现有效安全管理,应当结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应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得到有序开展。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优势
1.1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预算统计,并将整个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精准的计算与分析,有效确立建设防护方案与安全检查。由此安全管理可以依照相应的方案去实施,以此达到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保证了安全管理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给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的提升带来了非常大的技术性保障措施。
1.2强化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
可以实现工程建设从前期设计阶段到后期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协调管理。在设计阶段,可以识别并解决潜在危害;在现场管理阶段,可以把现场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直接传输给技术工作者,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做出反应,有效控制安全管理,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风险,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1.3提高作业人员危险意识,规避风险
许多技术是基于提高作业人员对潜在现场危害的安全意识为目的设计的。例如,VR技术可以通过提供类似于现实场景的案例帮助员工识别工作场所的危险,从而在现实实践中,使员工能及时识别并减少与施工任务和机器操作相关的工作场所危害。提高作业人员的危害意识,从而规避风险,这一点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大多数技术是针对识别和控制工作场所危险因素,而无法完全消除在建设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此时,作业人员的危险意识和现场反应能力是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如今,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比较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管理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度比较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些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施工环节管控不当。另外,施工企业对于施工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其在实际施工中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②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必须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据此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但是,在当前的施工管理中,有些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质量和工期的管理工作的重视度比较高,而对于安全管理工作重视度较低。③施工流程不明确。施工流程也会对施工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明确施工流程内容,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流程,并严格依据流程组织施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严格管控各项施工环节。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网络以及安全技术措施
3.1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与安全管理中人脸识别技术
当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安全施工现场管理活动中,在某大型园区类建筑中,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了出入口人员管理、安全用具佩戴警示、危险区域警示等环节中。出入口的人员管理。该工程针对主要的出入口都设置了人脸识别设备,该人脸识别装置中嵌有高性能扫描模组。危险区域安全警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智能化管理,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要点放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识别与警示上。根据工程经验可知,施工现场危险程度较高的施工区域包括临边洞口施工区域、高支模施工区域、卸货吊装施工区域以及各种专业程度较高的施工区域等。针对上述安全事故易发区域,工程人员应安装智能化视频监控设备,通过计算机进行施工区域内的人员以及机械等的识别,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判断人员入侵和机械设备入侵等危险因素,并及时进行危险预警。而针对施工现场中专业性较强的施工操作环节,则在进行智能化的管控时,要求管理人员将智能监控设备与人脸识别技术结合,对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判断其是否具备作业资格,对于出现违规操作的人员要进行语音提示预警,并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要求负责人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或相关处罚。针对施工技术的安全交底行为进行智能化管控。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技术较低环节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参与技术较低的工作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并判断人员的身份信息,避免出现代签和冒签等现象。同时,在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环节,管理人员还可以联合电子签名系统,实现对参与交底人员的精细化管理。
3.2加强机械设备预防性试验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应用各类机械设备,建筑施工工期长,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意外损伤等问题,安全隐患比较大,对此,应对各类机械设备做好定期检修,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避免对机械操作人员构成安全威胁。施工单位在租赁或者采购机械设备、施工机具等设备时,需对其安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进行检查,在组织进入施工现场后进行查验分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
3.3规范每个职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行为
通过目前现场工程各类安全事故情况的分析,影响现场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第一,外部的非人为的不安全因素。第二,不安全动作。由于作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冒险作业或者一味蛮干,没有按照规范以及规程进行操作,容易造成现场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及再教育工作,促使作业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降低风险概率。另外,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不可流于形式,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将安全知识、安全法规融入到所有员工的心中,同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不管是什么工种,都应当加强对员工再教育,尤其是对特殊工种必须进行技能考核,只有考试合格之后才能够上岗。通常而言,目前大多数工作人员在安全意识方面还不够强,同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出现人身伤害事故,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应当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让施工人员接受安全管理培训以及安全学习培训。
结束语
由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有效性使得其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在现阶段有明显增加,但是,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普遍性应用仍存在明显的阻力。总而言之,只有深入剖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的特点与应用障碍,克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实施的局限性,才能促使其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发挥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岳迪.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意义和模式[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7):68-69.
[2]张峰.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300-1302.
[3]王文康.浅析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20(07):191+195.
[4]娄铭.浅议加强油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07):22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