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22期   作者:汪洋
[导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汪洋
        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包括规划与可研、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试运行和竣工验收等阶段,各阶段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及管理内容不同,各有所侧重,但又紧密联系。本文对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基本规定、建设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目标及内容进行阐述,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建设过程;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具有投资高、建设规模大、安全事故突发性高的特点。加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完善管理部门间的配合协调机制,为履行有效的监管职能提供体系保证,使风险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以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与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或降低工程建设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各种不利影响,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者的责任和使命。
1风险原因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在日益扩大,这对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还潜藏着许多风险,引发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为因素。轨道交通规模较大且涉及许多复杂的技术,同时施工面积较大,进而导致人员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因此一些未经严格训练的人员通常会直接用于施工中。这些人员不仅专业素质与技能不过关,并且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这必然会导致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第二是法规因素,我国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并且未建立起严格的监管体系,导致违规施工及偷工减料的行为较为常见[1],这自然就会埋下一些安全隐患。第三是技术因素,尽管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成果较为显著,但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对技术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并且技术引进不到位,因此导致一些施工环节的质量不过关。
2风险管理问题
        当前尽管多个城市均针对轨道交通建设了相应的安全体系,但其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缺乏明确的认识,并且对风险的识别不够准确。第二,监控测量是当前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而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巡查体系[2]。第三,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内容过于含糊,并且未能掌握评估的最佳时期,导致评估质量较差。第四,未能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导致无法提前对风险加以防控,进而容易造成较大损失。第五,未建立起明确的管理规范,并且管理的方式与目标的过于含糊,这与当前轨道交通建设及发展的现状是不相符合的。
3管理体系
3.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安全责任体系,即政府应当与建设单位共同进行责任书的签订,安全生产与管理的各项要求具体化并监督其落到实处,企业内部也要不断健全责任体系,并将各项管理责任关联起来,通过协同合作促使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在完成责任书的签订之后,政府还应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考察其是否将责任制书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且应定期对轨道线路的安全管理情况做综合性的检查与评估。第三,建立奖惩机制,即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单位进行奖励或惩罚,在惩罚时主要依据的是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及签订的合同。第四,建设单位应以合同作为依据,对施工及监理等多项工作的负责人员做综合性的考核,检查其是否履行了各自的职责,并且应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安全意识。第五,将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各项工作联系起来,并做好彼此间的统筹协调工作,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防范机制[3]。


3.2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划分事故发展的过程,并针对此建立起相应的预防、预警及管理体系;结合施工过程中不同危险源的特点,建立起专项化的管理制度;结合以往事故的发生特点不断进行管理经验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相应的预防指南。另外,为了起到防控风险源的作用,应加强技术管理并聘请专家人员进行评估。第二是风险预防制度。为了有效控制安全风险,应提前识别并评估风险。针对一些管理难度较大的风险可建立专门的应急预案,加强对风险的监测与控制。同时,应针对风险的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好等级划分工作,并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方式,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处理。第三,建立巡检制度,并将巡检成果汇报给领导人员,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异常问题。另外,还应将巡视的总体状况做综合性的评估。第四是预警制度,其主要针对的是暴雨等较为特殊的天气,需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并加强风险控制,并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指挥人员进行处理。第五,强化安全执法,对一些潜在隐患较多且管理能力较差的企业进行针对性管理,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
3.3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复杂的地质条件是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做好指挥工作,通过物理勘探等多种手段掌握地质条件的特点,与建设相关的各大单位也应将地质勘查工作重视起来,进而通过补勘处理不断降低风险所可能造成的影响。第二是第三方检测,即在施工单位完成监测之后,第三方单位还必须对与工程相关的各个区域进行综合性的监测,包括工程本身的建设情况及周边道路等,并与施工单位所获得的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对比与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加以调整。第三,深基坑开挖及节点施工都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各参建单位必须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验收工作,政府部门在此过程中也应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第四是动态管理,即对施工现场做详细排查,在发现隐患之后采取跟踪管理的方式。同时,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并予以登记,在完成隐患处理之后还要进行复查,并且每发现一处隐患都应按照这样的处理步骤,进而将动态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第五,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因此必须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通过信息化平台及监控系统全面了解工程信息,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险情。
3.4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急预案的制定;加强对应急抢险人员的培训工作,并组建起质量较高的抢险队伍,同时还要配备完善的物资,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好应急管理机构不同岗位职责的划分工作,使得在发生事故时各岗位能够积极响应。另外,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不同线路的统筹协调工作,确保应急抢险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应当起到指挥与监管的作用,控制事故所造成的影响。第二,在市区内实现物资的集中化管理,这样当发生事故时可就近支援,确保物资能够顺利供应。第三,开展应急抢险演练工作,不断提升演练队伍的实战水平。为了使企业能够主动参与到抢险工作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还应对企业的物资、技术及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确保抢险队伍能够做到训练有素且技术过关。
4结语
        总而言之,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为了使人们的安全出行得到保障,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应贯穿建设全过程,涵盖工程建设各参建主体,并重点针对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达到了有效预防、预控工程风险的目的,提高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实现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总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祯进.安全风险管理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智能城市,2020(7):P.93-94.
[2]银超.安全风险管理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技术与市场,2020(9).
[3]杨永宝.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 地产, 2019(24):7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