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2期   作者:刘玉兰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范围也在逐渐增大。
        刘玉兰  
        身份证号: 4302031970112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范围也在逐渐增大。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施工技术,将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极大程度的降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下,混凝体成为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以自身独有的可随意定型的特性而被经常运用到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为了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体在浇筑的过程可以充分地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需要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的浇筑技术应用形式重视起来。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
引言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施工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减少各种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果,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1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特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灌注施工指的就是超过1m3的混凝土构造,大体积混凝土灌注施工与一般的混凝土灌注施工相比较,大体积混凝土灌注施工的技术要求更加的高,并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本身体积的问题,散热的效果非常的低下,一般在内外温度差超过28℃之后内部构造就会产生变形,再加上大体积混凝土厚度的问题,水化热放热量非常的大并且放热的时间非常的长,会由于内外温度差别过大导致出现涨缩以及开裂的状况。所以,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灌注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选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以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以及涨缩等状况,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大体积混凝土灌注施工能够顺利地完毕。与此同时,良好的保养措施也是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构造的稳定提供保障的重要措施。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面临问题
        (1)水化热问题。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多,在水化反应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热量,以至于其内部急剧升温,再加上相对散热面积较小,严重阻碍水化热的散发,温度分布不均加剧了温度应力的变化,一旦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承受力,那么裂缝问题将会发生。(2)混凝土收缩问题。混凝土中的水分,除了消耗在水泥水化作用之外,大多数水分是会直接散失到空气中的,会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干燥收缩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收缩现象的发生,还涉及到碳化、塑性以及化学收缩等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用水量、浇筑环境、水泥材料规格型号等均对混凝土收缩有所影响,若控制不当,将引起混凝土塌陷、收缩裂缝等问题。(3)环境温度变化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环境温度是重点监测内容,直接关系其浇筑质量。在正常环境温度范围外,温差问题将会更加显著,不仅会加剧其内部温度应力,还会妨碍水分蒸发。温度过低,会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长,而温度过高,会因混凝土表层水分过度蒸发而造成表面裂缝。所以,要注意环境温度的检测与预测,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合理性。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提升措施
        3.1原料选择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水泥。因为水泥自身的特性容易发生水热反应,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时,大量水化热会导致内部出现较快的升温现象。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天气与气候选择水泥原材料,不同标号的水泥在遇水时发生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使用不同的水泥可有效降低水泥的放热反应,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度间存在的差异,降低热胀冷缩对混凝土的影响。水泥的选择不仅要保证从正规厂家购货,还要注重具体的水泥使用型号,要根据不同的施工位置选用不同型号的水泥,充分发挥水泥原材料的最佳使用效果,减少后期混凝土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


        3.2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因此,施工前需要计算出大体积混凝土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量,以便得到最佳配合比,配合比应当在符合施工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中,砂、石、骨料以及水泥是关键。一般选用二区中砂,含泥量应当小于1%的石子,碎石的粒径在5~31.4mm之间;骨料在混凝土中,一般占有79.5%~83.2%的绝对体积,因此骨料选择至关重要,一般选择标准为优良的级配、较小的岩石弹模、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等;水泥的水热化反应会容易让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为了减少裂缝产生,可适当使用粉煤灰作为水泥的替代物,一般用量为14%~21%,需要注意的是粉煤灰的细度需要同水泥保持一致。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符合工程要求的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材料。水泥的水热化反应影响较大,为了减少水化热过程中的热量以及减少水热释放的时长,可以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这类低热化的水泥品种作为材料,这类水泥材料的用量一般需要控制在450kg/m3。
        3.3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在大量混凝土施工期间,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实时测量和记录混凝土温度,并将这些记录用作将来施工的理论基础。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统计温度条件,并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适当处理,以优化质量和强度。在测量混凝土温度时,必须正确计算每层之间的温差,并结合温度特性和短数据更改。此外,RTD可用于温度测量。使用这种温度计,技术人员可以有效地找到测量点。您还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储存大量混凝土以进行温度控制也很重要。通常,它应至少固化15天,并应使用湿喷法将混凝土的温度和压力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4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当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工作人员通常会进行分层处理,这是由其体积特点所决定的,比较常见的是分段分层和全面分层这两种浇筑方式。分段分层主要是指在浇筑过程中,优先选择底层进行浇注,当浇筑距离满足工程要求以后,再对前面的一层进行浇筑,以此类推一直到浇筑完毕。而全面分层主要是指在浇筑时施工环境对于尺寸要求不多时,进行逐级浇筑。在浇筑时一定要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最佳浇筑方案,不仅要追求更佳的浇筑效果,还要注重人力与物力损耗的控制,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成本。
        3.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过程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过程是为混凝土质量提供保证的最为主要的过程,可以应用稻草、棉被以及工业织物对混凝土进行外部保温。在对混凝土进行保温的同时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以此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相似以及混凝土的表层湿润。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设置了水管。则可以应用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热化以此来带走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直到应用红外线测量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不超过28℃是,就可以将保温措施撤除并移除模具,模具撤除只够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七天左右的养护,在此之后便可以投入到正常的应用。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在建筑施工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伴随着各种建筑技术的完善以及施工要求的增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更加成熟。为了保障建筑的质量,施工人员自身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原料技术的选择,充分发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岩.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门窗,2019(13):105.
[2]易梅.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12):88+91.
[3]朱宝勇.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2):92+94.
[4]陈永永.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7):30-31.
[5]黄磊.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