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敏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整个施工管理活动中,安全管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强化安全管理措施落地,降低事故事件率、减少损失,一直是安全管理的目标与方向。但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影响安全业绩指标,同时也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文章首先将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改善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安全管理措施;建筑施工;优化策略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1施工人员安全质量素质偏低
施工人员的安全质量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整体安全质量水平,但在目前的建筑施工行业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同时人员流动性大,“新员工”占比多等现象突出。施工人员对作业安全没有足够的了解,对安全风险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没有足够的重视,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施工材料存在问题
建筑材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对施工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现象,给建筑物在后期的应用埋下了大量的安全质量隐患,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多次血淋漓的案例显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购价格低、质量不达标、没有经过检测或检测作假的施工材料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后续引发较大、重大的安全质量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
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脚手管、扣件、跳板等,而施工单位在选取这些材料时,如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材料的选购,从而使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又没有相应的监督检查、质量控制,让不合格的材料浇筑在建筑物内部,让不合格的脚手管、扣件搭设成脚手架供工人使用,由此造成的建筑物、脚手架整体结构强度不足,从而导致坍塌等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1.3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体系专业人员的缺失,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不是依据施工风险、不是依据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而是拼凑、挪用其他单位或者其他项目的安全程序制度,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无适用的程序、无可用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也是仅是拼凑到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
2、探讨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对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现阶段每个施工单位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安全质量专业水平,是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性的重要基础。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技术能力以及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岗前、岗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培训(如图一)、经验反馈、交底、“老带新”等活动,促使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兼职安全员、安全体验、安全评比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工作主动性,培养安全主人翁意识。最后,制定明确的安全质量奖惩制度,开展安全质量考核,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使施工人员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png)
图一
以一名从未进过施工现场的新建筑工人为例,如何快速提升其安全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能力?首先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以后,施工单位安排其完成岗前三级安全教育(32学时),如果是特种作业人员,还需完成技能鉴定(理论+实操),以上培训考核合格后分配到具体车间、班组,由车间、班组根据实际作业内容,进行技术+作业交底,交底应包括作业内容、主要安全质量风险、风险控制措施、相关事故事件经验反馈、应急措施等。然后按照“老带新”的原则,安排一名经验丰富、安全意识高的老师傅,带领该新工人在现场作业,“老带新”期限尽量不少于三个月。期间该名新工人可通过穿反光背心、不同颜色安全帽等方式,明显与老工人区别开,以便安全人员、管理人员日常检查过程中重点关注。作业期间,班组长每日组织召开工前会、工后会,执行“兼职安全员”轮值制度,促使工人去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并整改,从而提升安全素质。
2.2加强施工材料监管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加强施工材料监管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施工材料进入现场之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验收,查验相关证明文件,有条件时开展第三方试验进行抽检复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质量保证人员的配备,对关键路径、关键节点设点进行签点验证。同时,将“防造假”理念在全现场贯彻执行,并向上游供货商延伸。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通过现场检查、安全质量考核、奖惩等方式,对“弄虚作假”行为严惩,对主动举报等行为进行奖励,多层次、多手段强化监管工作。
2.3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如何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在满足ISO45001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施工风险,按照“做所写的,写所做的”的原则,制定一套简洁、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应重点包括:
1)设定目标并策划如何达成(如:安全管理大纲、项目执行计划);
2)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如:风险管理);
3)对紧急状态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如:事故事件管理、应急管理);
4)过程和绩效监控与评价(如:监督检查与评价);
5)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如:培训考核与授权);
此外制度编写中应关注 “领导作用”及“员工参与”,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程序中,尽可能将具体管理要求流程化、表格化,清晰明了、便于执行。
3、结束语
总体来说,安全管理问题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针对目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不足,相关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有序开展,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进而为建筑企业乃至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T 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2]温蒋华.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困境与优化措施探究[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二)[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