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丽 孙佳琦 赵寒颖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063210
摘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下,一批批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到城市中,为城市建设贡献自身力量,但其逐渐凸显的社会保障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新生代农名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解决新生代农名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目的是为了积极推动解决新生代农名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让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障带来的利益。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在城市中主要以非农业就业为主且是农村户籍人口,这一群体被称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据数据统计显示,与过去相比,新生代农名工的数量已超过农名工数量的一半,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已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新生代主力军。随着我国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少数新生代农民工拥有大学学历,知识储备增加;拥有较强的权利意识,找工作看中城市发展机遇、工作环境及薪资待遇,当其权益受到损害是,会维护自身权益;拥有较强的城市认同感,大多数从小随在城市务工的父母一起生活在城市中或受其父母影响,更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留在城市,融入城市;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对文化和技能的需求提高,会通过一些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技能,满足多元化工作技能需求。但是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为了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需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1 探析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
近年来,大量的新生代农名工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来,并逐渐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把农村地区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建设中,促进城市基础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现代化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受到社会的关注,生活状况也有了改善,但其和城市工人群体相比较,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
1.1社会保险参保率低
据人社部统计数据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进行流动,参保的积极性也不高,养老保险参保率为67.7%;该群体对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意识较为薄弱,对医疗保险的重视程度不高,参与医疗保险为77.4%;参与失业保险参为55.9%[1]。总体看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外资企业等为员工积极缴纳保险,而新生代农民工因其工资待遇较低,大部门的工资用于生活之后所剩不多,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缴纳社会保险;还因其工作不稳定性、流动性工作等原因影响参保;小规模企业为了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牺牲农民工的利益,没有通过正规的手续与农名工签订劳动合同,而农民工对自身权益的相关意识并不高,导致社会保险参保率低下。
1.2社会福利缺失
在住房方面,城市提供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申请条件苛刻,且供不应求。企业提供的住房数和农民工数量之间不匹配,部分农民工只能住在生产经营场所。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很难在城市中购买房,且目前的高房价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极难实现在城市中买房。在教育权利方面,政府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不够重视,企业也不积极开展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都得不到保障,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就业需求。在劳动福利方面,企业不给予农民工在节假日、带薪休假等平等待遇[2]。
1.3社会救助缺失
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因农民工没有城市户籍,与城镇居民相比而言,其能享受到的少之又少。在就业援助方面,城镇居民拥有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而农名工缺少这样的制度,因此当其权益受到侵犯但不能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维护正当权益。
2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对策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迫在眉睫,这不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工共同努力,承担起这一重担,只有三方合力才能为农民工有效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2.1 政府方面
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推进现有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二元户籍制度下,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等硬件配备方面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政府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制度合理的落户条件,降低新生代农民难入城市户口的问题,降低入户门槛。
(2)加大社会保障监管力度。政府可通过监管相关执法部门,设立专职部门,对农民工面临的工作时间长但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等问题进行积极解决。定期对企业是否为农民工参保进行调查,督促企业为农民工积极缴纳社会保险,有效保障农民工享受社会权益。
(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积极完善。依据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对现有制度进行查缺补漏,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让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有法可依。可通过制定灵活性的法律法规,避免农名工在辗转不同城市之间时,为了减少损失或者手续复杂等问题退保、甚至不参保等情况的出现。
(4)加强社会保障征缴机构的建设。积极宣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农民工的参保意识并不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意识,增大征缴力量,免除后顾之忧。
2.2 企业方面
企业需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需要积极主动承担起缴费义务,依法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保证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定期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对农民工的工作制定考评制度,对于优秀的、工作能力突出的农民工进行升职加薪,充分发挥其才能。此外,应积极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提供安全培训,避免因不了解设备的安全性进行盲目操作,出现损害人身安全的现象。
2.3 新生代农民工方面
新生代农民工应从传统的择业观念中转变出来,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第一,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不盲从、不从众,树立明确的择业目标,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从自身优势出发,进行清晰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第二,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只有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拥有立足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工作竞争力,才能避免盲目随大流。第三,提升该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学习劳动法法律法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利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相关法律的普及和积极宣传,增强权利意识,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是能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积极维护自身权益[3]。
3 小结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积极配合解决。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保障制度并加大监管力度,企业积极主动为农民工缴纳费用,农民提高自身意识,积极响应号召,在受到不平等待遇时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配合,才能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于英杰.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 (05): 39-40.
[2]陈敏.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究[J]. 福建质量管理, 2019, (04):281,262.
[3]张明明, 田玥, 李国栋. 浅谈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J]. 报刊荟萃, 201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