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雪
身份证号:23090319911124****
黑龙江省双圆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设计、招标、施工模式逐步完善和创新。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阶段发包模式、设计、施工模式、交钥匙模式、施工、运营、移交模式和工程承包模式。现代建设项目管理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项目管理正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越来越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项目管理。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智能化 ;特点 ;问题 ;应用方法
目前,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并且还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无论是建筑施工技术还是管理模式,都在不断的更新。工程量的增加,施工复杂性的提升,都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找到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项目管理新模式。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1.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对项目进行的全过程进行协调、组织、安排、控制的系统性活动,目的是在有限的成本投入、时间投入下,能够得到高质量、高效率和更高的经济回报。项目管理囊括了从始至终的每一项工作,包括工程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等,具有阶段性、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在每个不同的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为了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必须对施工队伍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制定出完善的制度、条例,汇总信息,并根据实际的项目进展采取及时性和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解决突发问题。因此,项目管理必须具备前瞻性的特点,并且要时刻收集重要信息,不允许出现任何疏漏。而参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人员,利用到的设施设备是非常多的,并且项目建设所需的时间较长,这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无疑有很大的工作难度,也往往会在工作中出现问题。
1.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
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项目不仅规模大、施工任务重,且受外界因素影响严重,已有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可操作性不强,带来的实际管理效果也不甚理想。同时,传统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局限,未能根据建筑企业的具体发展特点和建设实际采用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最终只能影响项目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具体而言,现阶段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存在以下特点及问题:一是管理模式太过单一。由于多数建筑企业沿用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都较为单一,在日渐复杂的建筑行业环境下,建筑规模增加、数量增长以及智能化发展等趋势日渐凸显,单一的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建筑管理需求,由此影响管理实际效果。二是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建筑项目管理观念落后,将对建筑管理整体思路、规划及效果产生影响。传统建筑项目管理理念一般以追赶工期、扩大受益及尽快竣工为主要特征,在这样的理念下,建筑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且造成了对施工成本的浪费。三是缺乏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至关重要,是建筑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传统建筑项目管理模式下的企业文化以利益追求为重要文化,在安全、质量、团队合作及标准化施工等方面缺乏企业文化支持。此外,伴随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企业也没能为员工灌输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团队合作缺少凝聚力和创新性,建筑施工质量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智能化
2.1完善项目管理模式
2.1.1缩短管理路径
在新时代,建筑市场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智能建筑、信息化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只有完善管理模式,才能够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首先,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尤其是智能化管理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积极参与对外的交流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其次,大规模引进先进的智能化管理设备、精密的仪器,为智能化管理模式提供技术设备方面的支持。
最后,还要不断拓充人才队伍,招纳更具有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整个团队可以向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提高项目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在建筑市场当中获得优势。
2.1.2高效的信息传递
通过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方式,企业的传递信息路径可以不断地缩短。在这种上传下达的过程当中,信息交流的可以更加紧密,传播方式也更加快捷。建筑工程项目本身比较复杂,需要各个部门的高效配合,只有建立相互不推诿、相互有交流的高效工作制度,才能够在遇到交叉业务的时候不找理由、不拖延,保证工程施工如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建筑工程企业要始终从经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出发,促进智能化项目的不断开展,适应目前智能化项目的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交流的效果,减少各个部门在工作过程当中交流存在的障碍。
2.2采用智能化管理方法
2.2.1明确智能化管理目标
企业要不断优化管理方法,完善项目经理以及项目责任制度。只有重视智能化管理,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以及推行完善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度,才能够对项目进行过程当中的权利与义务进行有效的划分。一方面,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业主项目部要做到放权,由整个项目经理一手来对施工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业主项目部也要配合完善的考核制度,使经理的实际工作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督与配合,确保项目经理可以对整个项目负责,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要招聘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经理人员,考核其专业资质以及经营的实际效果,促进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2.2.2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在智能化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明确的管理目标可以使整个项目更有计划地进行,促进项目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各方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一,建筑工程企业要根据智能化建筑的目标进行模块化拆解。例如,在电气工程项目运行的过程当中,就要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和特点,保证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报警系统可以优化配置,各部分的结构特点鲜明、并紧密联合在一起,满足智能化建筑的实际需求。第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要始终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独立施工。在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当中,克服单一化的功能弊端,始终从安全的角度进行整合性分析,提高智能化控制的实际管理效果。
三、工程项目管理智能化的应用方法
3.1 不断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工程管理智能化的应用离不开人,施工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不断引进这方面的优秀人才。严格把控录用原则,对新入职的新人要培养其智能化管理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智能化管理的含义和重大意义。在实践中不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不断的去改进和优化智能化管理模式。
3.2 建筑企业不宜盲目跟风,制定适合自身的智能化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要想维持自身的竞争力,就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不断推行智能化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能力。但切不可盲目跟风,要结合实际项目的特点,集思广益,开阔思维,制定适合自身的智能化管理模式。
3.3 建筑企业要完善智能化监督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要从自身做起,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制定完善的智能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员工落实智能化管理的情况。对智能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落实奖惩制度,对有效果的员工予以奖励,对无责任心的员工予以教育批评。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加快公司智能化管理的进程。
结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随着各种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希望提高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改变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也是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高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智能化应用研究[J].地产,2019(16):111.
[2]尹丹.建筑项目管理模式及智能化应用分析[J].居舍,2019(2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