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2期   作者:徐霞?唐顺方
[导读]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水利工
        徐霞?唐顺方
        方城县水库管理所 河南省南阳市 473200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最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水利工程质量影响极大的问题。混凝土裂缝会导致水利建筑物的抗渗能力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还会导致钢筋出现锈蚀问题,甚至还会进一步引发混凝土的碳化。此外,混凝土还会严重影响水利建筑的承载力,导致工程整体质量大大降低。因此,有关人员要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再应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混凝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1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分析
        在进行混凝土裂缝控制时,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地质变化、温度差异或者异常变形等。其中,地质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出现变化,从而引发沉陷裂缝;温度差异是指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较大,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较大的结构应力,导致温度裂缝的出现;异常变形是指混凝土结构长期暴晒于光照下,导致混凝土含水量降低,引发干缩性裂缝或者塑性裂缝。
        2产生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2.1沉陷裂缝
        沉陷裂纹通常发生在冬季,受冻土解冻的影响,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会被破坏,从而产生沉陷裂纹,这种裂纹较深,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错位现象。沉陷裂纹的宽度与沉降量成正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不会受混凝土结构之外的因素影响。同时,如果混凝土地基不均,回填土密实度不足,会增加模板支撑间距,最终导致出现沉降不均匀的情况。
        2.2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裂缝
        在混凝土凝固时,在环境条件方面通常存在着一定要求,特别是温度方面,往往非常敏感,因而要求也更高。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后,如果没有正确地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落实对混凝土附近温度环境的控制,往往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在凝固状态中,假若混凝土的内、外部存在非常明显的温差变化,在热胀冷缩的影响下,混凝土应力将随之出现变化。例如,在温差变化的影响下,混凝土构建应力不断提升,在应力超过其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后,就将引发混凝土温度裂缝。
        2.3材料收缩
        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收缩性,完成浇筑作业后,其体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进而产生形变,在收缩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特别是对于配筋率较高的混凝土构件而言,钢筋对混凝土会产生一定的约束力,混凝土材料在收缩中会受到钢筋的约束力作用,产生严重的裂缝。
        2.4异常变形
        混凝土由于异常变形导致出现裂缝的情况,实际上就是混凝土出现了塑性收缩。如果在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固定的情况下,直接在太阳底下放置,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的情况。如果是在进行大面积的工程时,必须要注意混凝土水分流失的情况,如果再加上较低的空气湿度,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发生塑形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
        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3.1施工材料控制
        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结构性能会受到施工材料的影响,进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结合这一情况,施工管理单位要切实做好材料管控工作,严格参照施工建设方案的材料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采购材料的过程中,要保障水泥的型号、骨料实际级配、粒径等各项要求和施工建设标准保持一致,确保混凝土内部的结构性能。与此同时,选取水泥材料的途中,作为施工单位要确保水泥材料的性能的同时,兼顾选取水化热偏低的水泥进行施工。


        3.2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搅拌的控制
        (1)根据水利工程具体情况以及相应标准规定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之后配置相应量混凝土进行工程试验,明确混凝土配合比准确与否,最后还要按照混凝土试验情况确定混凝土最终的配合比。(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混凝土的搅拌情况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在搅拌时一定要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长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对于坍落度进行有效控制。(3)完成混凝土制作后需要及时将其运输到施工区域,确保浇筑工艺的顺利实施。需要确保运输装置的连续性,防止出现浇筑现场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程序相对复杂,在混凝土运输设备管理方面容易出现某些问题,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实时关注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突发情况而造成各方损失。
        3.3温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温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极易引发混凝土裂缝。所以开展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温度。对于由于混凝土内部发热而产生的温差,要求作业人员尽可能选用低发热量的水泥材料,以减少水化热的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的温差。不仅如此,如若施工时候处于夏季,作业人员则要求对混凝土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尽可能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在浇筑混凝土时,作业人员需要科学控制浇筑时间,如果浇筑时间偏长,则极易会受到周边温度影响导致混凝土材料性质发生改变,降低整体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在上午7点-10点以及下午3点-6点间进行,尽量避开高温作业,以减少温度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
        3.4施工工艺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工艺的优化升级对于控制裂缝的产生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液化,有助于排出混凝土初次浇灌中进入的气泡,不仅有助于稳定混凝土的结构,还降低了裂缝以及混凝土沉降现象发生的概率。与此同时,针对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渗水现象,相关施工单位可以在混凝土调配的时候适当增加粉煤灰的配比,这样能够改善渗水的问题。在施工结束之后,养护部门要对混凝土主体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养护工作。通过在混凝土表面铺设塑料膜,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和保湿处理,防止混凝土由于极速脱水而出现裂缝沉降的现象。尤其在冬季施工中,由于外界气温更低,因此要选用更厚的毛毡或者棉被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4结语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各项原因,立足实践妥善分析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建设水利工程时,混凝土产生裂缝大多是因为各类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使用科学的混凝土施工办法,配置最佳的混凝土比例,妥善进行养护管理工作,从源头控制管理原材料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混凝土发生裂缝的频率,进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在施工时得到有效保障,以此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在未来建设中的基础,为后续实施水利工程奠定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木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196.
        [2]弋瑞.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215-217.
        [3]高勇.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6(05):62-63.
        [4]冯建栋,李晓琳,茹秋瑾.水利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227.
        [5]弋瑞.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1):215-217.
        [6]胡蝶.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J].江西建材,2014(24):157.
        [7]金永杰.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更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164.
        [8]王延军,孔军,马国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279-280.
        [9]李进国.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