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薄弱环节及改进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仕祥
[导读] 从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
        张仕祥
        身份证号:52232119620611****
        摘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分析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从安全组织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技术管理要素、其他管理要素(分包、物资、设备)等四大方面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指的是一种针对建筑生产的安全工作开展的各类管理活动,这些活动是由安全生产的监管部门、建筑企业与监管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建设行政部门开展的。建筑工程需要从施工现场以及纵向和横向 3 个维度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纵向管理指的是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项目,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建筑安全监管机构等进行的综合监管以及行业监管。横向管理指的是建设、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等有关各方的安全责任以及义务。施工现场管理则集中体现了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他是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主要指的是调整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建筑工程施工所进行的安全管理的质量对于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具有直接的关联。建成建筑物以后,就是极其轻微的缺陷在一些地方也很难得到修复,它与计划不同,计划中如果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可以随时更改。因此,建筑事业得到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严格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2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
建筑业属于容易发生事故的高危行业之一,其工程施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高处和露天作业多。完成一项建筑产品的工期长,其中需要露天作业和高处作业约占整个建筑产品工作量的70%。(2)机械化程度低。现阶段我国建筑大部分工种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劳累、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误等,造成事故的发生。(3)不同工种、不同部位的交叉作业多。建筑施工产品结构复杂,势必会出现在同一区域不同单位、不同工种互相配合交叉作业,或者不同位置上下同时作业,如果缺乏管理、缺乏防护、没有穿插施工安排,就会出现相互伤害。(4)流动作业和临时工人多。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和各种设备不断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转移场所进行作业。目前在我国建筑工地劳务作业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临时工人组成的,这些作业人员中农村出身的农民工约占一半或者四分之三,有的项目甚至达到九成多。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3.1有效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同样如此,一个完整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施工之前,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提出安全管理的根本性要点,对过去安全管理制度当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从而让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另外,责任主体需要提升安全管理的参与度,在与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有效配合的同时,对现场安全制度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安全保障设备等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有与制度不相符的部分应第一时间指出并督促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修正,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3.2 重视安全施工生产的投入
        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有一部分用于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理念,而另一部分则基本上用于购进安全保障设备等。另外,除了施工单位,其他相关单位也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现场安全管理成本进行负担,从根本上加大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解决劣质安全保障设施大批量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安全围护结构施工、拆除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拨款聘请此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和评估,并且购进此次施工可能涉及的一系列应急防护用品,另外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组织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调安全施工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资金不足带来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3.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有许多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再加上他们的思想水平不一、出入频率非常高,很容易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务必积极主动组织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把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传达给他们。在尚未开始施工的时候,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就应该提前开始,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安全操作流程、大型设备安全保障措施、安全应急设备穿戴方法、安全管理制度等。另外,还应该强调不遵循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惩戒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让工人个人的利益与安全管理效果相挂钩,只有这样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有可能得到提升,他们才有可能真正把安全管理的要求落实到施工中去。
3.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为了让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巨大的安全风险,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解决,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具体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点。第一,在施工之前安全管理人员应做好现场检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处理,如建筑材料堆放是否合理、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显眼等,都属于这个步骤的检查要素。第二,要采取全过程跟踪式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穿戴情况进行检查、判断他们施工中是否遵循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另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安全设备佩戴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佩戴的情况第一时间指出并要求其按规定穿戴。第三,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和管理,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流程需要以怎样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配套,并对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建筑材料的使用等进行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安全管理大于天。安全是确保一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更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然而,当前形势下,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之中常常存在着各种突出性的问题,诸如: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安全设施陈旧、落后、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以及监督力度远远不够等方面的突出性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地显著提升。对此,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新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2]李海涛.基于 BIM 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 ,2014.
[3]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