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民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水利局 山东省临沂市 276700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农村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建后的运行管理已经成为农村水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管理人员定岗定编、解决资金不足、成立专业技术人才管理队伍等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偏远山区经常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水资源供给不足,人们只能通过收集雨水来维持生活,人畜饮水得不到及时供应。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淡水总量为2.8万亿m3左右,约占在全球总淡水资源的6%,人均淡水量仅占全球人均淡水量的25%,是现阶段全球人均淡水量最少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是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淡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北方农村受水资源分布、四季温差大等因素影响,农村饮水取水水源多为机井、大口井、山泉水等地下水及浅层水,大多属于单村供水工程或单户浅水井供水,具有分布散、规模小的特点,受无备用水源调节限制措施,水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饮用水供水保证率不确定性较大,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
1.2水费收缴难
一是水管单位为控制水损,采用总表和分表相结合的办法,但由于各分表与总表计量误差较大,导致双方对实际用水量的认定无法达成一致,水费无法结算。二是个别群众水商品意识不够,认为供水是社会福利性事业,不能及时缴纳水费。三是由于农户常年外出打工或用水户主体发生变化,导致所欠水费难以收回。
1.3设备操作技术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供水站都配备了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设备,这就要求设备操作人员不仅要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修养护知识,而且要具备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在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正确的进行处理,保障供水安全进行。但是现有的管理人员主要是临时借调人员和临时聘请的合同工,其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上岗培训,对设备运行维护知识也是知之甚少,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设备操作,但是当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设备出现故障时,管理人员就束手无策,只能等待厂家派人前来维修。在主要设备修复之前,水厂无法正常运行,有时要持续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无法供水,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2?农村饮水安全与供水工程管理浅述
2.1制定相关制度落实规范化管理
健全完善饮用水工程相应管理制度是提高安全饮水工程利用率,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根本。一是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建议由县乡村三级成立农村安全饮水相应管理机构,对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及后期的运管工作全程负责管理。二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定,做到权责明晰、责任到人。由县乡筹资代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权属关系,制定相应提水、输水、饮水终端的日常维护管理制度,确保每一处饮水工程都能得到有效管理。三是引进专业管理人员。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安全饮水工程的使用效果。通过多方培训,确保管理人员掌握安全饮水工程设备的运行特点和具体功能,熟悉安全饮水工程管理工作的流程及日常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2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受季节性天气的影响,常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因此,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不断改革创新工作,努力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当地政府可借鉴其他水资源改革的成功案例,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宜的水利工程建设地点,保证水资源充足。
此外,可以修建水库改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加大开采地下水,或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净化处理再使用,进而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2.3落实水费收缴制度
农村供水工程实行有偿服务,为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节约用水,发挥农村供水工程的效益,增强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能力,用水单位和用水户应按规定按期向供水管理单位交付水费。一是推行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相结合的水费制度,按月收费。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实行分类计价。二是农村饮用水水价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核算,报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后执行。水价可随着物价指数、供水量及其供水成本等因素的变化,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听证,由县发改物价部门核定。三是用水计量实行一户一表,用水户要按规定安装计量设施。计量实行村民小组统一安装总表与一户一表相结合的办法,全面计量,平衡总表与分表水量,控制水损。
2.4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中心
水质安全是用水安全的核心,保持水源稳定是供水站长期运行的保障。所以必须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中心,配备专业检测的设备和仪器,招聘具有水质监测资质证的技术人员,加强对水源地、蓄水池以及群众用水点的定期水质监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行,防止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同时,严格落实水样的提取和化验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操作流程化验水质,并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档建立台账,确保水质安全可靠。
2.5优化供水调度
供水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供水管理,不断优化供水调度,完善建立水厂运行调度管理方案,明确年检时间及期间供水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用水安全。要不断提升供水管理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示停水或维修相关信息,明确停水时间、停水区域及停水原因,提高群众供水知晓率。同时,为进一步靠实管护责任,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定出台农村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水质检测管理工作,根据汛情和天气变化,做好净水的储存和有计划地供应工作,提高供水管网、设备等引起的停水事故处理和应急抢险能力。
2.6细化管理职责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对具体管理职责进行划分,责任到人,每个负责人都要做好监督工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建立农村用水管理协会,开展本村节水管理、饮水安全、硬件设施维护等工作。在建设工程期间还要多听取当地住户的意见,并予以重视,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进而提高当地的人畜饮水质量。
2.7完善饮用水工程配套设施确保设备得到及时管护
农村饮水工程配套设施是确保农村安全饮水的必要前提,是保障农村群众饮用水的水质达标、水量充足、用水方便及保障供水的基础条件,所以,要高度重视饮用水工程配套设施维护保养工作。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督促、监督相关单位及个人,落实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对机井淤积、机井干涸、机电设备老化、管网覆盖率低、管网漏损率高等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做好工程运行管理维护工作,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
结语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以净为本。农村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村居民生命健康的最基础生活保障。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又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要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方案,让社会各界力量都能共同的参与进来,确保农村饮水的安全,实现农村居民能长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明白水。
参考文献
[1]陈洪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及饮水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5).
[2]王恩生.当前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9).
[3]林国忠,林国华.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科技信息,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