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新铺镇农业服务中心 广东省梅州市 514130
摘要:金银花作为多年生灌木,既是防风固沙的栽培品种,也是一种药用植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金银花药用价值的不断了解,金银花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金银花作为经济作物,其种植技术的研究愈发受到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分析了蕉岭县新铺镇金沙村的金银花种植情况,随后对金银花的种植技术要点及其主要药用价值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能够促进金银花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金银花;种植技术;药用价值
1、蕉岭县新铺镇金沙村介绍
蕉岭县新铺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新铺镇金沙村则位于蕉岭县新铺镇西南面,全村总面积14.5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935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3%,属亚热带地区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南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冷空气影响减弱,所以冬季并不十分寒冷。境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57.9毫米,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间1886小时,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20.9C,相对湿度77%。这些都为多种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蕉岭县森林茂密,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9.38%,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广东省首批林业生态县。
2、金银花的种植技术及其要点
2.1种植环境的选择
金银花对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最佳种植区域是在海拔600~1200m,具有耐阴、耐寒的能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耐旱、耐涝能力以及较强的耐盐碱性,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湿润、肥沃的沙质土壤生长最佳。结合金银花的生长特性,此次金银花种植选址在新铺镇金沙村十八梗,土壤以沙质土为主,少许黄泥土;采取仿原生态的种植方式,栽种在沿路半山腰以上,周围树种以马尾松为主,光照强度为半日照,种植面积约150亩。
2.2繁殖栽培
金银花大多是采取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等方法来进行繁殖的。
此次金银花繁殖采用扦插繁殖,选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截成30~35cm,在2018年的6月的雨季进行,行距2m、株距2m,穴深15cm,每穴5根插条,斜插埋土并裸露10cm左右。通常情况下,15~20天即能生根,待到秋天或者翌年,方可进行金银花枝干的移栽。
2.3田间管理
(1)基肥。当年冬天,首先在树冠周围开条状沟或环形沟,其宽深各 30~40cm,然后向沟内均匀填入有机肥,含有少量氮磷钾肥。然后用土填平。
(2)追肥。每年进行3 次追肥,早春芽萌动前后每株追施尿素0.1kg。以后每茬花采收后每棵成株施 N、P、K 三元复合肥 0.3—0.4 公斤,小树酌情减少。
(3)叶面喷肥。萌芽后喷叶面肥,肥料的浓度为尿素 0.3~0.5%,磷酸二茎钾 0.2~0.3%,硼砂 0.3%。
2.4灌溉排水
及时做好灌溉和排涝工作。这是因为花期若遇干旱天气或雨水过多时都会造成灾害,再好的后果是大量落花、沤花、幼花破裂等现象出现。因此,需要浇水以促蕊保花,时间是在每期花蕊采收前结合施肥浇水一次。为了促进植株新梢生长,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可促进多次开花。
2.5整形修剪
金银花的种植管理以剪枝定型为主,主干高30~40cm,修剪成树形。以冬剪宜重、夏剪宜轻、短截促开花、控制冠幅为原则。剪枝时间一般在冬季至翌春萌动前结合整形进行。夏秋季在每次花后及时剪去交叉枝、缠绕枝、重叠枝、细弱枝、徒长枝及枯枝,缓和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6病虫害防治
(1)金银花褐斑病。对于这项病害,可以采取药剂进行防治。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以用 50%多菌灵 800~1000 倍液;50%托布津 1000~1500 倍液;在雨季喷 1 次,其后再喷 2 次,每隔 10 天喷 1 次。
(2)金银花白粉病。对于该项病害的防治,首先相关人员在种植前就需要优先选育抗病品种;其次,要进行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整形修剪,以增强金银花植株的抗病力;另外,还可以多施些磷钾肥;在发病初期还可以用 15%粉锈宁(三唑酮)1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喷雾来进行防治,每 7 天喷洒 1 次,连喷 2~3 次。
(3)蚜虫。蚜虫的主要危害是刺吸植物的汁液,使叶变黄、卷曲、皱缩,严重时会造成绝收。其防治措施主要有:其一,可以将枯枝、烂叶集中烧毁或埋掉;同时还要定期清除杂草;其二,采用药剂防治。在植株未发芽前可以用石硫合剂先喷 1 次,以后继续喷用,最好在清明、谷雨、立夏各喷 1 次,这样可以根治蚜虫。
2.7适时采收
金银花从幼蕾到开花大体可分为幼蕾(绿色,花蕾约1cm)、三青(绿色,花蕾约2.2~2.4cm)、二白(淡绿白色,花蕾约3.0~3.9cm)、大白(白色,花蕾3.8~4.6cm)、银花(刚开放,白色花约4.2~4.8cm)、金花(黄色,约4~4.5cm),凋花(棕黄色)七个阶段。药材以大白、二白和三青为佳,银花、金花次之。
适时采收是提高金银花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品质决定价格。一般可采收三次。值得注意的是,金银花的最佳采摘时间为上午,最好在露水未干之前。在采摘时,需要按照先外后内、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采摘,注意不要折断树枝;采摘后,要立即在草席上铺平晾干,厚度1cm,以当天晾干为宜,且在晾干时切记不要徒手直接翻动。
3、金银花主要的药用价值
3.1清热解毒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金银花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性甘寒,不伤胃,于咽喉肿痛、身热等病症中均有一定治疗效果。研究发现,通过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物,能够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进行抑制,可缓解蛋清性脚肿程度。另外,煎剂稀释后仍具有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3.2保肝利胆
此药物具有一定保肝利胆之效,这与三萜皂类化合物有直接关系,总皂苷可对抗、抑制四氯化碳,应用于损伤性肝病中,可有效缓解其坏死速度,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可缩小肝脏坏死面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而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则早被证明为具有利胆的效果。
3.3其他功效
《江西草药》一书中指出金银花可预防乙脑、流脑;在银翘散一方中用量较多,治太阴风温、温热,冬温初起;《江西草药》中提到金银花与海金沙藤、天胡荽、金楔子根、白茅根共用可治热淋;回疮金银花散中仅金银花连枝叶、黄芪、甘草三味药,却可以治疗疮疡痛甚,色变紫黑者。并且在银花汤、忍冬汤、清肠饮、归花汤等众多方剂中都有金银花的身影。
结束语
总之,虽然在金银花的种植过程中可能遭遇病虫害,采收工作也比较繁琐,但由于金银花存在着适应性广、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尤其是其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仍然是广大农民朋友可以首先考虑种植的作物。因此,为了保证金银花的种植效果,相关人员在种植金银花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其生长特性,掌握其种植要点,定期对其进行除草、施肥、修剪,以提高金银花的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何朗书.试析金银花的种植技术与药用价值[J].农家致富顾问,2019.
[2]郭冰娟.金银花栽培技术要点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
[3]张丽英.浅析金银花种植技术及其发展模式[J].农家致富顾问,2019.
[4]李萌.金银花的种植技术与药用价值探究[J].农技服务,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