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符鹏
[导读] 摘要:档案管理是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要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更好的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自动化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档案管理是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也要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更好的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引言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服务责任,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其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但是档案管理工作在现阶段的管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各方面都较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也未能明显的体现出来,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地途径与措施进行改善,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有效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
        1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特点
        档案管理规范化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基础性工作。1979年召开的全国文献检索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档案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其后,则提出制定档案管理的标准,国家也先后颁布《档案著录规则》等制度,从而为档案整理、管理提供了有效的依据。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对新时期档案管理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具体说,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规范性。规范性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继而形成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管理体系,并对该体系不断完善,最后达到高效、协调的目的。档案管理只有确保规范,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为本单位提供翔实、准确的依据。二是信息性。信息性指的是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不改动档案原始内容的基础之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档案的存储、表现形式进行转化,从而实现档案数据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档案的信息化不仅能够延长档案的存储时间,还有利于扩大档案存储的空间,节约档案管理的成本,确保档案资源可以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三是共享性。档案管理的规范、秩序化,使档案管理有了业务规范和技术指导,这样可以避免一些耗时耗量的工作,从而帮助单位更加便利地开展工作。
        2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对策
        2.1更新单位管理理念
        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中,管理理念尤为重要。事业单位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首先在工作的过程中,领导者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对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与深入探究,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其次,机关事业单位还应该不定期的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专业技能的培训,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完善工作流程。最后,顺应时代的发展,各个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都应该不断的更新自我理念,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进而有效推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2.2从规范化、标准化的角度完善管理体系
        为了在档案管理中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档案管理应发挥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作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档案管理的系统化管理,使档案管理按照相关的制度展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将管理体系构建起来,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收集资料,优化档案信息。必要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筛选,发挥管理体系实施动态化管理,实现档案信息的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系统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要求档案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管理质量,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2.3优化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综合素质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质量的高低。因此,笔者认为要真正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其规范化和标准化,还需不断地优化档案管理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单位内所有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员工,对于信息化档案管理信息熟悉且能够灵活的应用,更新他们的档案管理意识和观念,使他们切实认识到档案管理对于单位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还需做好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考核,保证他们熟练掌握了档案管理操作技能与方法,对于在工作中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给予其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2.4机关事业单位加大资金投入
        在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单位要投入充足的资金作为发展过程中的支撑点,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以及软件、硬件设施。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正视现阶段的经济条件,购买所需要的先进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等。不仅如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必不可少,并且事业单位在建设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运营与维护系统的资金也不可或缺。因此,为了保证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单位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而促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发展
        2.5提高档案的安全性
        事业单位在有效挖掘档案信息价值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注重降低档案管理的安全风险,达到提高整体档案管理质量的目标。首先,优化档案资源运动空间管理,提高安全风险控制水平,优化档案资源运行的环境。其次,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在满足档案个性化运用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使用安全意识。第三,建立安全的上传与档案保管途径,提高档案底层安全,保证档案数据信息的精准性,为后续档案应用做好必要的准备。
        2.6重视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来管理档案,使档案管理数字化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单位不断尝试、探索的目标,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完全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可能还有一些难度,毕竟我国机关事业单位数量非常多,而且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机关事业单位设施条件非常落后,所以这个目标需要一步步完成,但必须引起机关事业单位的重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除了涉及保密的档案外,很多档案都是需要永久保管的,所以将这些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就能够实现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双向管理。纸张保存的时间毕竟有限,到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发黄、易碎等现象,如果平时保管不好,还会因为发霉、虫蛀等问题导致档案损毁,而数字化档案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此,机关事业单位要逐步建立档案数据库,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
        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工作是机关事业单位重要的基础工作,新时期随着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形势也更为复杂。各类档案信息等不断变化,规模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要加强档案管理创新,紧密结合新形势下的要求以及自身的实际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开发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谋划,创新探索,及时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综合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峰.如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
        [2]陈芳.关于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9(5):92.
        [3]乔艳.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策略的分析[J].山西农经,2019(14):106.
        [4]于婧.在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档案,2019(10):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